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作品赏析 >>
《运河与扬子江》赏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21


)《运河与扬子江》鉴赏(宋宝珍)
   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散文诗。它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
   由人工援引来的运河之水,哪堪与出自崇山峻岭,历经磨砺的大江相比呢?河少了一些坎坷便多了一些安适,而江多了一些凶险却少了一份闲散。与河不同,它的生命乐趣就存在于奋斗的苦乐之中,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把河的疑问通过江来作答,在一种豪迈的气势中讴歌了一种不畏艰险,勇猛向前的奋斗精神。
   运河不能理解扬子江的举动,它不相信扬子江是从那“峭岩如壁,尖石如刀”的蜀山奔流而来的,更不相信它这“软弱的身体,微细的流动”竟敢与强硬的山岩抗争,因此而慨叹:“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这是偷安者对奋斗者的置疑,而扬子江却自有他的自豪和骄傲,因为它的生命是不受别人摆布的,它要通过自己在艰难中的磨炼,显现出自身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体的自我完成。虽然运河表面上看来也是一样的活着,但活与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运河的命成也由人,毁也由人,而扬子江自造的生命却是无人能毁的。奋斗者的路途是艰难的,“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然而奋斗者的精神却是永生不灭的,因为它坚信着:“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这篇散文写于二十年代,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摹写出“五四”时期的时代青年不满现实,不愿苟且偷安而渴望在时代的壮潮中拼搏奋斗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其中的江与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而它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人生哲学的论辩抗争。这里江与河的形象,与高尔基散文中的海燕与企鹅颇似,都是通过弱者对艰险的畏惧反衬出强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奋斗不屈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一代觉醒后的思想意识,他们不愿走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愿让别人的意图摆布自己,而是要探索出新的人生道路,并且也朦胧地感到了奋斗的艰难,但他们是坚决要求向前走的,而决不伫足于旧的安乐地。
   本文在象征性的对话中还溶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既很好地表现了哲理性,又使之形象化,收到了情理交融的效果。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公开课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9页)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0页)
课外阅读《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助读资料
比较探究《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2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4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8页)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3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设计2
《运河与扬子江》说课稿
陈衡哲《运河与扬子江》原文阅读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反思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学参考
《运河与扬子江》同步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教案及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1
北师大版《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