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红楼点滴》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6-01


 红楼点滴   教案   (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张中行散文特有的语言风格。

2、张中行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学习文中作者写人的手法。
学习文中作者写人的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北大“随随便便”课堂背后折射出的北大自由的学术风气。

 2.领悟北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治学承载着的纯粹与严正。

 3.把握本文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品味张中行散文的魅力。

三、内容分析:

 提起北大,自然就让人想起了蔡元培校长,他开创的风气——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构成了北大的精髓。北大的空气是自由的,她的课堂是随随便便的,“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北大的空气是纯粹的,她的治学是严正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造就了一批批独特而优秀人才。

 在张中行先生的笔下,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逸事、趣事,串成了红楼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东一耙西一锄,犹如中国画似地把红楼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欣赏红楼点滴时,除了感慨、仰慕,更多的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沉思……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正如钱理群所言,“一百个北大人就有一百个北大”,于是,我们有了温习的理由。还有人说:北大并不大,未名不过是一勺水而已。这深刻地说明了北大之独特不在其“形”,而在其“神”。做自己的主人,将是北大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北大不仅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也承载着无数北大人激情燃烧的大学时代,我们有理由跟随那些年轻的或者曾经年轻的北大人,去寻找那些散落在时间轨迹里的最美年华,跟随北大人一起,缅怀一个逝去的年代。

 提起北大,自然就让人想起了蔡元培校长,他开创的风气——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构成了北大的精髓。北大的空气是自由的,她的课堂是随随便便的,“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北大的空气是纯粹的,她的治学是严正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造就了一批批独特而优秀人才。

 在张中行先生的笔下,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逸事、趣事,串成了红楼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东一耙西一锄,犹如中国画似地把红楼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欣赏红楼点滴时,除了感慨、仰慕,更多的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沉思……

 2.理解随随便便的课堂

 问题一: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北大课堂的特点。

 明确: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

 问题二:这两方面都有哪些具体事例。

 明确: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主要是指外校来听课的人,“愿意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旁听者居多,北大的课堂惯例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应该来上课却经常不到者大多是成绩优秀者,他们不去上课,只是因为所上的课不值得听或是跟讲义差不多不需要重复,他们多半是去图书馆,“过屠门而大嚼”。

 

讨论:北大课堂曾引起了校外的不很客气的评论,你是如何评价北大课堂的这种风气?

 明确:北大的课堂是浸渍于学术空气之中的。无声无息,无处不在,唯学术是瞻,金钱、名利等在此空气之前都无立足之地。

 3.体会纯粹与严正的治学之风

 问题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北大提倡的精神,请找出具体的事例加以阐述。

 明确:教师之间:古文学家刘师培与今文学家崔适的故事;胡适与钱宾四的故事;胡适与林公铎的故事。

 师生之间:俞平伯讲古诗的故事;胡适之讲小说的故事;某教授与某同学的三次考试的故事。

 讨论:对此风气,你有什么话说,请联系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补充材料:

 亚里斯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20年之久。他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斯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他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行文特色赏析: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

6.结语:   关于北大,蔡元培先生有一个主张,叫做“为学术而学术”,他还有一句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学术而学术”,是对有些人把做学问看成是当官的跳板的一种批判。蔡先生说,研究学术,一不是为做官,二不是为发财,为的是求真理,所以北大有一种浓厚而不计功利的学术风气。但北大也决不培养书呆子。它秉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学遗风,每个北大学生身上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平时安安静静地读书,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现在流行一个口号“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北大人关心政治,也是出于良知。

 这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导,更为深刻的是给我们开出了为人处世的妙方: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要有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内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红楼点滴》ppt课件2
《红楼点滴》表格式教案2
张中行《红楼点滴》原文阅读(全)
《红楼点滴》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