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2010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
|
作者:1255795189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2-26 |
农艺二语文期中考试卷(150分)
一、基础知识题(30分)
1.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熏(xūn)黑 干瘪(biě) 流淌(tǎng)
B.淤(yū)滩 蜗(wō)行 笑涡(wō)
C.胚(pēi)芽 绯(fēi)红 双桅(wēi)船
D.迷惘(wǎng) 沐(mù)浴 惊涛骇(hài)浪
2.下列句中,用到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绪
C.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D.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3.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你 / 河边上 / 破旧的 / 老水车
B.秋天 / 像 / 一条 / 深沉的 / 河流 / 在歌唱
C.我有 / 一颗 / 种子 / 已经 / 被遗忘
D.我只愿 / 面朝 / 大海,春暖 / 花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
C.《山民》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我”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5.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6、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7、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成以其小,劣之
宰以卓异闻
B. 昂其直,居为奇货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 儿涕而出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之,无出其右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蒲松龄,清代人,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其作品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其书房名,“志异”,记载的是奇闻轶事。
B.蒲松龄的一副警联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C.《聊斋志异》继承了志怪小说、唐人传奇和《史记》传记文学的传统,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全书想像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D.作者创造了许多富有人情味的狐鬼故事,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黑暗社会,表达了深沉的“孤愤”之情。《崂山道士》《画皮》《聂小倩》《胭脂》《司文郎》《中山狼传》都是《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篇章。
二、现代诗阅读(24分)
(一)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思 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义?
(二)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三)1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A、诗的第—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稚的行为——折纸船写起,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倾诉作了铺垫。
B、第二节写从船中抛出的纸船的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的心愿,诗人“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表现出诗人顽强的斗志和执着的追求。
C、诗的结尾“卒章显志”,点明想象中进人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泪叠的,纸船这一意象寄托了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
D、这首诗托物寄情,构思新颖,使感情的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较长的诗行,舒缓的语调,与所表达的感情非常协调。
(四)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诗,完成14一15题。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4、诗人把乡愁比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5、简要说说这首诗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19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
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
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
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
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水池,池塘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 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
1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0-23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0. 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1. 对“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察别国的政治,不如我这样用心的
B. 体察别国的政令,不如我这样用心的
C. 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了心的
D. 了解别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般用心的
22. 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器拿在手,(士卒们)就抛下武器而逃跑
B. 兵器刚接触,(士卒们)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C. 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大部队拖着兵器逃跑
D. 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甩下兵器走了
23. 对选文第一、二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出梁惠王对人民“让步”太少。
B. 指出梁惠王的“补救灾民”的方式不是好方法。
C. 指出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D. 指出梁惠王没有实行仁政。
四、作文(60分)
请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表达的思想的某一方面(如:“保护生态”,“重视农业,发展生产、”“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孝敬老人,关爱百姓”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2.A 3.A 4.D 5.D 6、D7、A8、C9、D10、D
二、11、(1)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意思对即可)
12、D 13、B 14、“乡愁”是抽象的、无形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乡愁”化为具体可感,真切动人的形象,同时,不同时期的“乡愁”用不同的事物作比.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诗人不同时期“乡愁”的具体内容。 15、一是结构上的重章叠词,四节诗用相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每节诗句式参差;一是内容表达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成美的旋律;三是语言的高度浓缩和质朴通俗,近似口语。(意思对即可)
三、(一)16.D(“池”应该指护城河。)
17.C(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B项,介词,把/连词,来;D项,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18.B(“攻势”不对。)
19.(1)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2)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二)20. C 21. C 22. B 23. C
作者EMAIL:www.1255795189@qq.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