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我不是懦夫》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8


《我不是懦夫》

王嘉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语言的精妙,品读关键词句,理解其表达主题的作用。

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3,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迎战病残、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研读精彩的心理描写,理解其推动情节、表达主题的作用。

2,难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正确面对逆境。

【正音正字】

撵niǎn  寡guǎ  绽zhàn  拗niù  噬shì  苛kē

【词语积累】

万念俱灰  寡言少语  寸步不离  欢奔乱跳  不由自主  毫不留情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初学课文】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2,按要求,圈划心理描写的词语和句子。 

①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 “憋闷、痛苦和无奈”,句子“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 )

②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欢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

③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有何变化?

( “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

“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

“哥哥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 课文主要写了哭对苍天、自我逃避、苦练行走三件事。 )

4,全文42段。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18-27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28-42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王嘉鹏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1993年7月23日,12岁的王嘉鹏乘坐的飞机坠落,机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生还!本文叙述了王嘉鹏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幸与坚强。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感人,随着作者的自叙,仿佛在与小嘉鹏一起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勇敢与坚强。从小喜爱踢球、溜旱冰的王嘉鹏说:“那年我12岁,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飞机到北京去。瞬间一切变了,我在的机舱中部全栽在沼泽中。脏水淹了我,全身只有双臂还能动,脑袋还清醒,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要爬出去见我妈妈。” 他自己解开安全带,拖着头部划破、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他就小嘉鹏。从情感角度来说,主人公的坚强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容易激起共鸣。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努力与坚强。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从精彩的心理描写入手,品味、研读,就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和阅读王嘉鹏的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

2,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

④我拗着不吭声。

(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

3,第14-17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

4,面对残疾,“我”的心理极度矛盾。从课文中找出对应下列心理活动的语句。

痛苦:

感激:

失望:

希望:

自卑:

自强:

5,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 “我”不是懦夫。  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怀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

6,“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

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

7,“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

8,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 )

9,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10,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句子,试作150字的仿写。

11,如果把题目改成《我最终选择了坚强》,好不好?为什么?

12,根据本文的感情线索,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有联想和想象。

【学习小结】

2000年,王嘉鹏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2002年,被拍成了电视剧。他把自己亲历苦难、与困厄搏斗的过程与体悟告诉人们,特别是我们的同龄朋友们: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活着真好!努力、奋进着真好!要永远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关汉卿曲二首》,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16页)
《我不是懦夫》预习学案
《我不是懦夫》说课稿
《我不是懦夫》读后感(2篇)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5
王嘉鹏《我不是懦夫》原文阅读
《我不是懦夫》复习练习
《我不是懦夫》阅读练习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4
《我不是懦夫》教案6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3
《我不是懦夫》教案4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2
《我不是懦夫》ppt课件1
《我不是懦夫》教案3
沪教版《我不是懦夫》教学设计2
《我不是懦夫》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