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22 |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学说。
2.感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请行文思路,了解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难点:感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拥有四大洋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说、推论。大陆漂移学说便是其中的一种假说。
假说是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二、 学习课文:
1.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建者是谁?内容是什么?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读第1自然段找答案。
第1自然段:介绍“大陆漂移”学说。先说看地图会发现:大西洋两岸即南非西海岸与南美东海岸的凸凹情况十分吻合。这是1910年魏格纳首先发现的。然后说明他创建“大陆漂移”学说,有大陆轮廓、地层、古生物等资料为依据。再介绍学说的内容:2亿多年前,南方几个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1.5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2. 古生物作为“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依据之一,也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力支持者。哪些古生物支持“大陆漂移”假说?最能支持“大陆漂移”假说的是哪一种古生物?为什么?
第2~4自然段:论述古生物化石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第2自然段说明最有力的证据水龙兽,是已灭绝的古代爬行动物,虽非哺乳动物,但“沾光”带上“兽”字。第3自然段详细介绍 水龙兽的形体、生活习性及头部、脸部、牙齿、颈、体躯、四肢、尾、鼻等特征。第4自然段先论述根据:目前资料显示,水龙兽化石在不同大陆均有发现且十分相似,这类动物无漂洋过海能力,因此最好的解释只能是大陆原来连在一起;再介绍另一个有力证据——古代淡水爬行动物中龙的情况;最后概述可作例证的其他古代动植物。
以上三段由主到次,列举“最著名”、“有力”和一般的例证,从正面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3. 然而,科学是复杂的。“大陆漂移”假说至今仍是“假说”,是因为还有一些与“大陆漂移”假说相悖的古生物事实。第5自然段列举了这些事实。
讨论明确:四足动物群的百分比特征差异,陆生脊椎动物的属的悬殊。
第6自然段说明有人认为这些例证不足为据。最后以“到底谁是谁非,还有待于今后科学的论证”作结。
三、理清结构。
四、归纳写法:
1.本文贯穿着实事求是、注重实证的科学精神。魏格纳提出科学假说之后,以其毕生精力多方寻求实证。尽管他搜集的证据十分丰富,推理也很严密,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学术观点是大陆固定说,而魏格纳对大陆漂移方式和动力所作的解释不能说服那些“权威”。但他为后来的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等开辟了探索的路径。
2.本文从古生物化石的角度,提供了许多支持大陆漂移孛说的例证,作者的学术观点倾向相当鲜明。但科学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如果有许多反证,就不能成立。作者也列举了一些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的古生物事实,又进一步说明:发现化石种类的多寡不足以作为定论的依据,因为尚未发现不等于没有。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下结论,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本文论述的是一门“学问”,即“大陆漂移”学说。这门学问内容繁复,可以写成若干部著作。本文选择了一个较小的视角来论述,即“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因为古生物化石是支持这一学说的重要依据,而古生物正是作者的研究专长。证实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其他学科的例证,但已超出作者研究和本文论述的范围,所以均不涉及。
文章开头从看世界地图的发现起笔,容易激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列举正面事例,以水龙兽为最详,中龙次之,其他则一笔带过,材料的运用有点有面,很有说服力。列举“相悖”的事例时,论述也较详细。两相对照,能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激起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上网阅读收集“大陆漂移”学说的其它相关资料,感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
教后感:
1.魏格纳的故事引入,生动性。
2.挂图,直观。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