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06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教 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学习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而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更是持续自我评价的保证。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评价的绝对主体,很少去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常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认真听讲?为什么书写要工整、为什么发言要积极?为什么老师、父母对考试分数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当前出现的学生许多诸如“离家出走”、“毒杀亲人”等教育、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我想其中除了家长、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艺术等原因之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的缺乏是根本的原因。所以我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1)热情鼓励,提供成功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自我评价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每一点进步都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学生觉得我这么做,这么想是对的。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强烈的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信心。“心若在,梦就在!”教师的热情鼓励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自我评价。
2)积极评价,给予有效的情绪激励。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赠汪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汪伦和李白的感情这样好,为什么李白要不辞而别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开始发表看法。有的说:可能头一天汪伦说今天有事不会来送行了,李白才独自一个人乘船离开的;有的说: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有的说: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像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三种说法发表完了,同学们的手都放下去了。猛然间,我看见班上一个平时非常胆小内向的小女孩举起了手,我赶紧请她回答,她说:可能李白出来时间长了,他想家了,想他的孩子了;听了她的回答,有的同学不屑一顾,有的则是嗤之以鼻,甚至有的同学在嘲笑她。此时我引导他们:李白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的人,他写的诗不仅有表现朋友之情的,还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同学们能吟诵几首吗?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思考起来,吟诵起来。这时我又说:家是最温馨的地方,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想家也是正常的,你们说呢?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那位女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看到了那是自信。通过这样积极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发生积极地转变,自我评价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2.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善于进行自我评价。
1)在知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评价的标准。 语文的评价标准即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每单元有单元目标,每节课有课时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根据这个阶段目标达成的要求进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有必要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把握评价的尺度。
2)在同伴互评中,引导学生领悟自我评价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反思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认识,超越自我。
例如,请看一个学生在学习了《赠汪伦》后的一个自我评价片断。
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认识的?还存在什么疑问?
生:我知道了李白和汪伦的感情十分深厚,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其实桃花潭并没有那么深,这是“夸张”的写法。
2:这里又用了‘比喻’,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比作桃花潭的水深。
3:我发现一个问题:第一行诗写的是“李白”,而第四行诗却变成了“我”,这是为什么呢?
4::“李白”是别人对他的称呼,这里是采用三人称手法来自称。
5:我认为后两句诗用“我”便于直接抒发感情,更显出感情的真挚。
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抒情,叙事时李白将自己冷静地置于三人称,而汪伦的突然出现和特殊的送别方式使李白的心受到强烈震撼,感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转换成“我”是感动之余情到深处的结果。
……
从中不难看出,通过同伴互评、自评,不仅关注了结果,而且反思了过程,积累了宝贵的数学思想,形成了崭新认识,又让学生从中领悟自我评价的魅力。
3)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唯物主义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必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评价、实施评价。
1)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用于评价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笔记帮助他们对于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困惑或感兴趣的地方。久而久之,读书笔记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自我报告,作为评价自己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一种手段。 在刚开始时,学生可能尝试写作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个读书笔记的格式,例如:
日期:                 
今天语文课的课题:                                                
所涉及的重要知识:                                                
我理解最好的地方:                                               
有不明白或还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                                
学了本课后有哪些感受:                              
2)编制试卷。
历来,评价内容的安排是教师的权力,学生只有做试卷的份,其实,有时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试卷内容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情况。
例如在学习了一个单元后,在复习课上,师生共同整理知识后,我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设计一到两道试题,再由教师从全班学生的试题中进行选择,适当调整,作为单元试卷。因为由学生自己设计试卷,多数学生偏爱找自己薄弱环节的题目,希望在练习中多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所以,学生的认真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考试时学生也一改过去的严肃、紧张,换之是轻松、坦然地接受考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产生正视自己,特别是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选中或未被选中的题目的同学都说:“今后我要出得更好些。”“我要出得更妙一些。”这就是通过自评调动了学生深层的动力。
3)建立错题集。
在语文作业中,学生做错题的原因很多,我通过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他的反省自己不足的能力。开始时,每天每个学生作业、测验等,要求做到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开始学生不适应,但学生慢慢地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好处,体会到了错题集的优越性,绝大多数学生错题集上错题的题目在减少,次数在下降,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同时学习能力在增强了,学习新知时,也会随时注意自己不足之处。
4)做好学习反思。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反思,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学习阶段或一个单元测试的得与失,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闪光点或不足之处,做些简短记录,如方法上的反思,思维过程的反思等。通过反思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正,通过反思,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还有让学生认真填写苏教版的《小学生语文评价手册》中每单元“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学生在班中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共同改进与提高。
.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自我评价的习惯。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就是说人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学生应通过自己检查作业、分析考试情况、回顾自己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例如,在单元检测或一些阶段检测交卷时,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很高,好像每一个交卷的同学都是高分甚至满分,即使教师监考时再三提醒、敦促学生多检查,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教师不督促,那么,在做好试卷后的多余时间内思想开小差的学生不在少数。一旦老师试卷批阅后,许多学生神情沮丧,他们原来的自信与实际分数相差很大。这说明这些学生还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在试卷上先对自己打分数的方法,作一些自我评估。然后对照实际分数,对比找出差距,经过多次尝试,当差距越来越小并逐渐趋于零时,学生也就具备了较高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找出差距----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有所提高”的评价模式。这样学生随时随地的自我评价必然会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其它方面,最终形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主体对自己表现的认识与批判。通过评价,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我,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建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自我评价模式,也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积累整合】
.问卷调查。
下面的问卷是关于中学生课堂提问的一些行为和想法的描述。请你认真阅读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做出选择。题目后的5个数字(1—5)表示题目所陈述的含义与你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符合;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请在你认为符合自己的选项上画“∨”。
问卷填好之后,由老师宣布评价办法,自己或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然后,反思自己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题
(本量表选自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崔艳丽论文)
⒈当我有一个问题要在课上提出的时候,我总会犹豫很久。
1
2<, /P>
3
4
5
⒉同学们认为我是个经常在课上提问的学生。
1
2
3
4
5
⒊老师经常表扬我在课上提的问题好。
1
2
3
4
5
⒋通过在课堂上提问,我可以更好的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1
2
3
4
5
⒌我觉得在课上提问会让老师觉得我比别的同学笨。
1
2
3
4
5
⒍如果我对所学的知识有所疑问,我会毫不犹豫地在课堂中提出来。
1
2
3
4
5
7.大部分时候我在课上所提的问题是其他同学也存有疑惑的。
1
2
3
4
5
8.课时如果有问题,我更愿意在课后请教老师或他人,而不愿意
在课上当堂提出来。
1
2
3
4
5
9.我经常在课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1
2
3
4
5
10.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一般都很有价值。
1
2
3
4
5
11.课堂上提问能锻炼我的胆量。
1
2
3
4
5
12.果我在课上提的问题太肤浅,我会感到很没面子。
1
2
3
4
5
13.师认为我是个经常在课上提问的学生。
1
2
3
4
5
14.有时即使对所学知识不太明白,我也不轻易在课上提出来。
1
2
3
4
5
15.我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比其他大部分同学多。
1
2
3
4
5
16.有时候我在课上提的问题老师都想不到。
1
2
3
4
5
17.即使在听课时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我也会等到下课再说。
1
2
3
4
5
18.老师经常就我所提的问题给大家讲解。
1
2
3
4
5
19.在课堂上提问有利于我的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
2
3
4
5
20.如果我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太简单,可能会招来嘲笑。
1
2
3
4
5
21.在课堂上提问我会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22.我几乎不怎么在课堂上提问。
1
2
3
4
5
23.我担心在课堂上提问,别人会认为我很笨。
1
2
3
4
5
24.老师认为我经常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2
3
4
5
【应用探究】
 
⒉统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上述量表进行统计。请注意:每题所选择项的数字即为分数;6、7、22这五个为反问题。问卷分为五类问题:第一类,对提问的抑制(包含有1、6、8、14、17、21题);第二类,提问数量(包含有2、9、13、15、22题);第三类,提问质量(包含有3、7、10、16、18、24题);第四类,对提问价值的认知(包含有4、11、19题);第五类,对提问威胁的知觉(包含有5、12、20、23题)。
①对提问的自我抑制       自己的分数:            本班平均分数:         
②提问的数量             自己的分数:            本班平均分数:         
③提问的质量             自己的分数:            本班平均分数:         
④对提问价值的认知       自己的分数:            本班平均分数:         
⑤对提问威胁的知觉       自己的分数:            本班平均分数:          
【拓展创新】
⒊分析。就上述量表数据进行分析,反思自己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ppt课件1
梳理探究《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导学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