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序诗)》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06 |
《青春万岁(序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蒙生平及创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意义的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青春万岁》电影片断,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王蒙 王蒙(1934~?) 男,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生于北京。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成为地下党员。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年6月任文化部部长,1990年卸任。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央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人民文学》主编等职。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2002年4月任中国海洋大学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等。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2.介绍《青春万岁》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为王蒙19岁时创作,是其进入文坛的代表作品。《青春万岁》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天真烂漫的北京女中学生的生活。1981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该书又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 内容简介:建国初期,北京市某女中高三年级一群充满活力的姑娘,各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在集体生活中,常发生一些矛盾,然而,集体的友谊温暖着年轻的心。毕业时刻,姑娘们怀着美好的理想,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 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了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这是《青春万岁》在文体上比较明显的特点。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当时不满20岁的作者更象抒情诗人,由于对“生活的爱,这种被生活所强烈地吸引、强烈地触动着的感觉,使我走向了文学”,小说给人印象至深的,却不是精心构制的故事段落,而是作者对“生活的爱”的情感的一次次喷涌。作者把他的抒情时代谱写成了一首赞美生活的歌。 与当时汇聚了青春意向的诗坛相呼应,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也是以“序诗”开篇。 3.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整体感知,注意朗读技巧。 4.学生诵读课文,要读出情感。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饱满的激情、燃烧的信念、乐观豪迈的语言和明快优美的旋律,唱出了一个19岁青年学生对生活得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唱出了无数青年纯真、热烈的共同心声。 全诗共五节,首尾两节形成了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 诗中第一节成为广为诵传的名句。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再听朗读,用心体会,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 2.引导学生畅谈青春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四、作业 背诵诗歌。 附:板书设计 青春万岁 王蒙 19岁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意象 鲜明 激情 饱满 语言 豪迈 旋律 明快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