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召公谏厉王弭谤》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14


《召公谏厉王弭谤》第二学时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同学们说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部分)比喻论证。

师:对。比喻论证也叫做设喻论证。现在,我们在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很成熟的传统的论证方法。

(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训练目标

(一)讨论分析设喻说理论证的构成规律。

(二)初步掌握其特点,理解辨析说理形式。

(三)尝试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行表达训练。

二、研读课文相关部分,分组讨论:设喻说理论证的构成形式和特征。

师:哪个同学说一下比喻修辞格的构成形式?

生:由本体和喻体构成。

师:非常好。哪个同学再说一下比喻修辞格利用了喻体与本体之间的什么联系?

生:相似。

师:对。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这就是我们在初中需要了解的内容。

    下面我们再深入探讨。关于设喻论证方法,我们高中阶段要求达到理解、运用的水平。

三、拓展阅读,加深印象,总结规律。

师:下面,我们从经典著作中摘录了几则运用比喻论证的片段,请同学们试着归纳这种论证方法的规律。

(课件呈现)

学记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攘  鸡       《孟子》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论持久战   毛泽东

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谁人不知,为争取时间和准备反攻而流血战斗,某些土地虽仍不免于放弃,时间却争取了,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的目的却达到了,自己的战斗经验却取得了……

师:下面,我们试着归纳总结设喻论证方法的规律。哪位同学试一下?

生:……

师:看来我们同学对解决抽象问题还有点难度,或者不习惯。现在,由同学们一起来一步一步分析一下:大屏幕上画线的句子,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生:本体是“民”,喻体是“川”。

师:有道理。可是好象还不够完整。如果“川”是喻体,那么“壅而溃,伤人必多”是什么呢?

(学生自然进入思考,小声讨论交流)

生:好象也是喻体……

师:很准确!在设喻论证过程中,喻体往往不是我们常见的“静物”,而是某种常见现象的现象、过程、结果等等。

(学生根据屏幕呈现的喻体,回答相应的本体)

        事物、现象     行为      过程      结果

喻体:    川            壅        溃        伤人

本体:  民之口          堵塞      愤怒     ?(伤君伤国)

师: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比喻论证的规律。

生: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事物、现象、行为、过程、结果几个方面的相似。

师: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下:还有作用、意义等等。

(课件呈现)

1、事物、现象、行为、过程等相似。

2、作用、结果、意义等相似。

四、课堂训练巩固。

    师:我们刚才比较深入地学习了设喻论证方法,下面检验一下同学们能不能掌握其规律,并加以运用。

(课件呈现)

练习

  参考下列话题,运用设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训练。

1、提醒人珍惜时间

2、提醒自己自主

3、提倡合作

4、关于读不同的书

要求:

1、把论证片段写在稿纸上。

2、每个同学一次发言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

(学生进行设喻论证练习,设计时间5分钟,实用8分钟)

交流:(共交流12则,选其6,学生反应、教师点评略。实用8分钟)

生1:读书如采蜜。蜜蜂要想得到香甜的蜜,就要博采群花;我们想了解丰富的智慧,就要博览群书。

生2:曾经,有一杯水放在我眼前,我没有珍惜,一下子倒掉,致使我口干舌燥。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杯水,我会说“感谢主!”但是,时间被我挥霍掉之后,哪来“如果”?(学生鼓掌)

生3:读不同的书就好比鱼在不同的地方游动:鱼如果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就会成长,在污浊的水中游动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生4:蚂蚁要搬动一块比较大的食物,如果想要自私地独自占有,那它不会把那食物搬走。相反,它如果去叫同伴一起搬运,很快就能得到食物。人们在学习工作时,也要这样。

生5:时间之利甚于滴水,生命之坚不及磐石。滴水尚且穿石,况时间之于生命乎?

生6:浪花转瞬即逝,因为它身不由己,永远支配于人;礁石屹立千年,因为它不为风云所动,笑看潮落潮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4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3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训练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闯关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2)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5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4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3
《召公谏厉王弭谤》mp3音频朗读
《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译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2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1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2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