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教案1
作者: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22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再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代书香,明清以来是 “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 “镛”拆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鉴赏诗歌。 

      1. 解 。 

     从 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年仅23 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 

     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穆旦的诗不好理解,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4.  方法指导。 

      同学们都知道,诗歌往往借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李白的床头明月抒写着思乡之情;杜甫的花溅泪、鸟惊心传达着忧国之痛;徐志摩将怀念之情寄托在康河的柔波里;叶赛宁把自己的同情寄予在刚做妈妈就忍受骨肉分离之痛的狗妈妈身上……这就是诗歌的特点,用意象构织意境,用意境传达思想感情,具有朦胧的美。 

      5.  教师朗读。 

      要求学生在倾听时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还要注意修饰这些意象的词语。 

      6.  学生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词。(大屏幕) 

      (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北方的、枯干的)田野 

      (冻结的)小河                        (古老的)路 

      (堆着沙土的)窗                      (低矮的)小街 

      (泥草的)屋顶                        (旧了的)镰刀、锄头…… 

      (飘落的)雪花 

      这些意象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7.  结合背景,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时代背景,创作于1941 年,此时的中国正是灾难最深重的年代。 

      教师总结:这些意象构成中国北方农村的景象,意境却是荒芜、冷寂、压抑、古老、固化……作者正是“借一景喻民族”,这北方的农村不正是我们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正是古老而灾难深重的中国吗? 

      8.  引入诗人创作风格,深入理解诗歌。(大屏幕) 

      但是穆旦不是悲观主义者,穆旦,一个早慧而且早熟的 诗人,在20 世纪40 年代以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抒写了深沉 雄浑的生命之歌。他的诗歌,透露了敏感而具有良知的知识 分子在苦难岁月里丰富复杂的精神境遇,呈现出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民族前途命运思考的痛苦。生的希望与绝望,爱的欣喜与怅惘,民族的期 与灾难等在他的诗中交织、扭结、 矛盾和冲突。透过其诗,可以感受到诗人躁动、苦闷、压抑和焦灼的痛苦灵魂。 他的诗,“给人一 难得的丰富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甚至还有一些挣扎的痛苦印记,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 

     诗人除了富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那 份坚韧,“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 突破”,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出来吗? 

     (学生默读,圈点阅读。) 

     主要抓住:“儿郎的哭声”“红的炭火”“祖先”“风”等意象,尤其是两个 “一样”。(具体赏析见教师教学用书。) 

     9.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课堂小结。 

     如果一本穆旦的诗集和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摆在你的面前,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金庸。你也许不会因为今天的一节课、一首诗而喜欢穆旦,喜欢穆旦的诗。但至少你要记住这个名字。在你成长的路上,也许有一天你会让诗歌去丰富你的世界,提升你的精神,那时别忘了读一读穆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教学设计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比较阅读赏析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ppt课件3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ppt课件2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mp3音频朗读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ppt课件1
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金黄的稻束》教案2
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金黄的稻束》教案1
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