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保修》表格式教案2
作者:和寨中学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4-22


和寨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第二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保修》
授课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小说的知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掌握小说故事情节。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情感目标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掌握小说故事情节。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计划课时
二课时
课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
补充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展示本文目标,引导学生认定。
二、介绍作者及小说常识。幻灯片展示,教师指出重点,引导学生记忆掌握,做好笔记。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组探讨教师出示的问题。要求学生速读,并在文中勾画重要词语及段落,讨论时要作好笔记,整理好发言记录。
问题:
1、本文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本文中小青年分别向画家推销了哪些东西?结局怎样?
3、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4、本文画家花了大笔钱,最后还是回到当初的秃脑袋。课文这样写,除了揭露商业欺诈外,
还有什么意图?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四、指导学生发言交流,注意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形成板书(幻灯片展示)
五、小结
六、测评:幻灯片展示
七、课后思考作业:幻灯片展示
第二课时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豁免()喷嚏()()奶酪()
摄取()残酷()繁衍()儒学()
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1)细菌是生物界()的元老。大约在()到()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生命不久,细菌就出现了。
(2)细菌无处不在。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个细菌。甚至人体的(
)%是由细菌构成的。
(3)生物的进化,有两个变化方向“一个是()。另一个是()。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不记其数不可想象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B.踪迹谱系不可匹敌偏辟乡村
C.选择宿主赤手空拳不可思议
D.得天独厚匪夷所思束手侍毙媒借
二.阅读理解
(一)
人是微生物群居体
黄月平
你相信吗?你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并不是你自己的,甚至也根本不是人类的细胞,它们是细菌。我们的脚趾上有肉眼看不见的线状真菌在生根发芽,我们腹部有重达1公斤的细菌,我们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例子。
最近,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上述观点,并阐述了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说,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5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了100万亿个细胞,外来的细胞大大超过了我们体内自身的细胞,我们自身的细胞只有几万亿个,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
幸运的是,虽然这些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实际上,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它们通过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密合作,帮助我们抵御疾病的侵扰。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我们已经知道某些时候很多疾病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物群居体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过程。”他相信这个方法运用于心脏病、某些癌症,甚至于一些神经疾病的研究。
(选自2005年第3期〈科普文摘〉,略有改动)
4.本文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划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中“分享”一词能否换成“吞噬”“抢夺”等词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huòpēn tìlào shèkùyăn rú
2.(1)当之无愧35 36
(2)几亿几百万10
(3)结构简单化复杂化
3.C
4.人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细菌对人们的身体有益
5.列数据为了说明人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
6.不能
因为本文主要说明了细菌对人类身体的益处,用“分享”一词能够准确体现这一点,而“吞噬”“抢夺”等词带有对人伤害的意思,所以不能换。
7.开放性题,无唯一答案。可结合实际,围绕最后一句话谈新启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保修》导学案2
《保修》ppt课件(14页)
《保修》公开课教案2
《保修》导学案
《保修》ppt课件(4页)
《保修》教学反思
《保修》说课稿
《保修》ppt课件(15页)
《保修》学案
《保修》ppt课件(11页)
《保修》课本剧
《保修》ppt课件6
《保修》ppt课件5
《细菌的启示》《保修》同步练习
《保修》ppt课件4
《保修》ppt课件3
北师大版《细菌的启示》《保修》教案及练习
《保修》ppt课件2
北师大版《保修》教案1
北师大版《保修》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