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单元练习 >>
天柱三中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
作者:tandongliang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03


作者EMAIL:tdl1990@126.com

天柱三中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
                   班级          姓名             记分号               
   说明:本卷基础部分90分,作文6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tztgh@126.com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太后不肯,大臣强(qiǎng)谏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gōu)无        
期(q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触龙说(shuì)赵太后
B、越王勾践栖于会(kuài)稽之上               时时而间(jiān)进
媪之送燕(yān)后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shèng)
C、使杞子、逢(páng)孙、扬孙戍之              生二人,公与之饩(xì)
寡人请更(gēng)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zhēng)
D、当(dāng)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bǔ)也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xī)                 贾(gǔ)人夏则资皮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      B.今夫差衣犀之甲者又三千。
C.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                          D.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3.找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 )
①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    ③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④窥镜而自视     ⑤少益耆食    ⑥而挟重器多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A、以乱易整,不武  B、必以长安君为质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5.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   ⑤王之蔽甚矣    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①②/③④⑥/⑤
6.下面对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  ③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④太后之色稍解  ⑤而臣衰,窃爱怜之  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⑦诺,恣君所使之 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A.③⑥⑧/①/②⑤⑦/④    B.③④⑤/①②/⑥/⑦⑧
C.①③⑦/④⑤/⑥/②⑧    D.②⑧/③④⑤/①⑥/⑦
7.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乃号令于三军曰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女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三个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晋文公的妻子,秦伯的女儿)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封锁,指围困郑国和秦国)
④然谋臣与爪牙之土,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武土,属贬义词,指勾践的帮凶)
⑤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⑥失其所与,不知(与:动词,结交,这里和\'所\'组成名词性结构,意思是朋友或盟国)
⑦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只有)  -
⑧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这里指委婉地对他人进行规劝)
⑨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趋:小步快走;谢:道歉)
⑩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⑦    C、③⑤⑧⑨    D、④⑤⑥⑩
10、对下列课文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      )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越过晋国,把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是知道它的难处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
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3)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文:谁是国君呢?然而可以不去为他送死吗?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译文:地位高贵却没有什么功勋,俸禄丰厚却没有功劳,并且拥有的珍贵器物很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大后之色少解。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竭力
B.至而自谢 谢:道歉
C.乃自强步 强:勉强
D.少益耆食 益:更加
12.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②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④和于身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进攻赵国,因此,赵太后非常气愤。
B.齐国以赵太后的小儿子到齐国作人质为条件,派兵援救赵国。 
C.触龙见赵太后之后问候并闲谈养生之道,是为了赵太后能答应安排他的小儿子进宫当侍卫。
D.赵太后的怒色消解了些,为触龙说服赵太后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E.“太后之色少解”是因为触龙有了不必让长安君作人质就可以退敌的良策。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无不啜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繁殖人口     B.公与之饩    饩:口粮
 C.纳宦其子                  纳:交纳         D.公与之母    母:乳母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令壮者无取老妇                         B.将免者以告
C.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D.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1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2)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A.(1)把分娩的人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她。
     (2)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之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
B.(1)孕妇临产时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她。
     (2)各方有名之士到越国来,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C.(1)孕妇临产时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她。
      (2)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之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他,以示尊重。
D.(1)把分娩的人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她。
     (2)各方有名之士到越国来,一定在庙堂上赠给他们礼物,以示尊重。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勾践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人们生儿育女,以增加越国人口,从而积蓄国力。
B.越国十年不收赋税,百姓都积蓄了三年的口粮,为报仇雪耻奠定了物质基础。
C.勾践还令官府收养那些孤苦无依靠的有病贫穷的人,使他们能够安乐的生活。
D.勾践亲自耕种自食其力,让其夫人动手织布,以解决穿衣问题,真可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四、填空(共22分)
18、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左传》是             的简称,又名          ,是我国第一部         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其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
②《国语》和《战国策》都属于           史书,其中《国语》是我国这类史书中          的一部史书,它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又主要是记言,故名为《国语》。而《战国策》的原名比较杂乱,后经汉代        校编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③《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既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故被称为                            。
19.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词性变化及其意思。(每空0.5分,共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原为________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词。意思是_______。
(2)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美:原为________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_词(意动用法),意思是________。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作________词,意思是        。
20.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共10分)
(1)寡人闻,古之贤君,               ,                         。
(2)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 
(3)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              ,犹不如人;今老矣,                  。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诗人写过一首题目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对于“网”我们并不陌生,诗人将“生活”与“网”联系在一起,给我们多种启迪。现在“网”的含义已大大扩展,“上网”“网吧”“网友”等概念已被大家接受并风行起来。
  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评论话语提示中的那首诗,可写由诗引发的感想,可编述关于“网”“上网”的故事,可以由此展开想像与抒情。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第五单元 )
 一、1、C(A项中\'期\'读jī,B项中的\'间\'jiàn,D项中\'絺\'读chī)     2、D           3、C     4、C(A、B、D项均为介词,C均为连词)     5.C      6.A        7.D      8、D    9、B   10、(3)(谁的恩惠有像我们君主那样的,哪能不为他拼命呢?)              
二、11、D 12、D 13、B D 
三、14.C  15.C  16.B  17.C 
四、18、①《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编年体  散文  左丘明    ②国别体  最早  刘向    ③先秦历史散文 
19.(1)形容、动、偏爱  (2)形容、动、以……为美或赞美  (3)动、用眼睛看  
20.(1)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4)臣之壮也     无能为也已
五、作文(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罗平一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罗平一中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弟四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试题解析(B卷)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试题解析(A卷)
人教版高一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题
肥西中学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
2006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2006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练习
2006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一上语文第一单元能力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