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
1、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引入到滹沱河,从而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 |
1、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唐诗,并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
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的学习。 |
|
二、检查预习
|
1、请同学介绍牛汉。
2、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
1、学生交流有关牛汉的资料。
2、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
1、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奠定基础。
2、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自然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
|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
1、文中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第二次看到滹沱河的内容?
2、请学生散读这7小节,概括滹沱河发大水时的特征。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作为感受的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能体现滹沱河磅礴气势的语句,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
1、学生散读相关段落,概括出文本给自己的感受,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作为感受的依据。
2、通过圈划、批注、交流、朗读一些重要的语句和段落,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并获得情感体验。 |
1、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适时点拨,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并获得情感体验。 |
|
四、了解作者的感情,感悟文章的主旨 |
1、一开始我对滹沱河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2、大人们为何叫我小滹沱河?从文中找找依据来证明我的脾气和滹沱河很像。
3、指导学生朗读关键语段,通过对语句的品析,把握滹沱河与“我”的内在联系。
4、既然我和滹沱河是一样的,文章的题目能不能改成“我和滹沱河”?为什么?
5、藏进作者心中的除了滹沱河,还有什么?
6、引导学生揭示主旨。 |
1、朗读相关的语句,从中归纳出“我”是个难以管束的孩子,这和滹沱河发大水时的难以驾驭是相同的。
2、联系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明确藏进作者心中的除了滹沱河,还有故乡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正是因为他从滹沱河身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感悟到了做人应该要勇于面对挫折,不折不挠,才激励着他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
1、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为更好的感悟主题作基础。
2、教会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更好地读懂、读透课文,感悟作者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精神支柱,并学习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
|
五、布置作业 |
必做题:摘抄文中让你心灵震撼的语句,句数不限。
选做题:(二选一)
1、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完成300字的场面描写。如:运动场上;音乐会上;焰火晚会……
2、上网或去图书馆阅读牛汉的诗作,如诗集《温泉》,感受作者的思想,完成300字的感想。 |
1、完成回家作业。 |
1、作业分必做与选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2、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鼓励学生课外拓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