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北师大版《三峡》教案7
作者:qqqq1130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5-24


【学习目标】
1.了解学者余秋雨。
2.体会本文的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的思考。
3.感悟作者对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余秋雨】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
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讲解】
关于三峡的景观并没有杰出的描述,古典的有郦道元,当代的有刘白羽《长江三日》 ,在模山范水、曲尽其妙方面,都达到了经典的高度。只是余秋雨的选择不同,他不选择以语言为山川增色,是不是另有追求?不以自然的壮丽形貌取悦读者,以什么取胜呢?怀着这样的问题,从头再读余文。
文章的题目是“三峡”,但一开头,余秋雨却没有写三峡的奇山异水,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写他少年时代对于李白写三峡之旅的诗歌《早发白帝城》 的误读。接下去,该写三峡了罢,还是没有,而是写听到船上广播中的京戏《白帝托孤》 。李白的诗和有关刘备的京戏,和三峡的壮美有什么关系呢?再说,刘备( 161 一223 )与李白(701 一762 ) ,两个人相隔五百多年,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把他们在文章中有机地联系在统一的情思中呢?
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法是很有讲究的。且看余秋雨怎么联系: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紊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舰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对于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他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倒是把二人对立起来,处在两个极点上: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勤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二者是对立的,但是都发生在白帝城,又是统一的。但如果光是这样,就肤浅了。余秋雨在进一步的生动阐释中,把这两种关系,把它在空间上拓展开来,不是白帝城,而是整个“华夏河山”: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这就不仅仅是李白和刘备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中华文化历史了。
但是,这么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怎么和三峡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呢?余秋雨的神来之笔就在这一句上:它(白帝城)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三峡的自然景观(滔滔江流)终于出现了,但是对它的描述很简约,仅仅四个字,可是并不单薄。因为这里的内涵,并不是自然景观的内涵,而是文化历史的性质。它滔滔的江流,发出的声音不是自然景观的,而是人文的,是两个主题,也就是诗情与战火的,是生命和死亡的,这二者是矛盾的,于是,江涛之声被赋予了“争辩”的内涵。余秋雨写的是散文,但这不是散文式的写实,而是诗意的想象。余秋雨写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但是意不在自然景观,而是赋予人文景观的内涵,即对于自然景观,加以人文性的阐释。而这种阐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内在矛盾的高度概括(对自然美的崇拜和对政权的争夺),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智慧。这样,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就把诗的想象和散文的智慧,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乳交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
在余秋雨笔下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刘备和李白为象征的矛盾的永恒的斗争。对于大自然的朝勤,当然是生命的享受;而争夺政权,则免不了要“尸横遍野”。余秋雨的散文,向来以生命作为价值准则,他既肯定华夏河山“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然而对于刘备的事业,余秋雨也并不简单地否定:“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注意,这里并不单纯是“熄灭”,同时也有“燃亮”。这说明余秋雨智性的严密。即使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也不能没有生命的火光。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改变他的价值的重心在于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才是永恒的。在他笔下,李白式的诗人的生命是自由的,虽然他认为他们写诗“无实用价值”。但是,他们“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呢?在余秋雨看来:
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 寻李白》 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就是说,虽然争夺政权的帝王和诗人一起构成中华文化历史的内涵,但真正不朽的并不是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贵,而是诗人。余光中的诗,把诗人李白的重要性强调到这样的程度:“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思想上来说,这些句子,已经把余秋雨的核心思想― 也许可以归结为“文化中心论”― 和盘托出了。这种思想,是不是过分天真,是不是符合实际,这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因为余秋雨说过,他把已经弄明白的思想,交给课堂;把可能弄清楚的思想,交给学术论文;而不十分清楚的,交给散文。这就是说,在散文中,他是比较自由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情感的审美价值,较之实用理性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超越理性的想象空间。
文章写到这里,想象是放开了,思想的领域是扩大了,但是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又一次离开三峡的自然景观。如果就这么写下去,讲诗人的永恒价值,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与文章的题目“三峡”毕竟不太合拍。下面要欣赏的就是,看余秋雨如何把诗人的生命和三峡的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起来: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 • • • • 一到白帝城,便一振精神,准备着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
这样,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思索,又一次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结合中,余秋雨对于自然景观并不太愿意多花笔墨,几乎非常草率地一笔带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他注重的是,沿岸的人文景观。到了王:昭君故乡,他发了一通议论,说她远嫁匈奴,终逝他乡:, 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这是用三峡的历史文化人物性格来阐释三峡自然景观的特色。而经过屈原故里,他的议论好是: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幅傲骨。
这里显示出来的倾向,则是用三峡的自然景观来阐释三峡出来的文化历史人物。综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特点,进行朴素的阐释。正是有了这样充满智慧、充满诗情的想象,使得他的散文,不但富于情趣,而且还富有智慧。也真是这种情智交融的传统,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小结】
《三峡》绝非泛泛的文人游记,读罢《三峡》,心中的汹涌远非释卷便可以静息。三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这片美景外国人不懂,也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历尽沧桑的三峡仅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只有我们才有的骄傲与狂放不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丰台区中考题)
《三峡》pptx课件(16页)
《三峡》ppt课件(10页)2
《三峡》ppt课件(16页)
《三峡》《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安徽省中考题)
八上 10《三峡》古文翻译(教参版)ppt课件
《三峡》《刘宣》阅读练习及答案
学生作文:《三峡》导游词(3篇)
《长江三峡》导游词(2篇)
八年级上册10《三峡》教案24
《三峡》《答谢中书书》《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理解性默写2
《三峡》理解性默写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三峡》ppt课件(27页)
《三峡》测试题
《三峡》教案23
《三峡》限时反馈练习
《三峡》mp3音频朗读2
《三峡》ppt课件(59页)2
《三峡》《答谢中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三峡》思维导图(3张)
部编版八年级上《三峡》知识点
《三峡》ppt课件(21页)3
《三峡》pptx课件(26页)
《三峡》复习ppt课件(10页)
《三峡》pptx课件(13页)
《三峡》《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题)
《三峡》教学案
《三峡》复习ppt课件(16页)
《三峡》练习教师版
《三峡》ppt课件(22页)3
《三峡》ppt课件(54页)
《三峡》《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pptx课件(25页)2
《三峡》教案,课件,素材汇编
《三峡》导学案6
《三峡》教案22
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峡》知识点卷
《三峡》ppt课件(38页)4
《三峡》pptx课件(53页)
《三峡》ppt课件(68页)2
《三峡》pptx课件(2课时)
《三峡》《答谢中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