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与天地精神往来》教学参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28



我们是在和宇宙万物捉迷藏,我们出现,我们隐藏。死是什么不就是藏起来吗过一会儿,我们又出现在星光月光里,或许我变成一只鸟,一棵树,一朵花或许我变成一缕电波,在广袤宇宙旅行,叩问彼岸世界无穷的门,结识我无处不在的知音  

----李汉荣《与天地精神往来》  

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猛烈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从这场“火灾”中抢点什么东西出来。  

----比尔.盖茨如是说  

古老的东西失去了新的光泽,所以显得蕴藉;古老的东西有了许多伤痕,所以显示了岁月;古老的东西必定由上一代传下来,所以显示了传统;古老的东西跟新潮流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显得典雅。  

一个只能接受完美的人,他看到的总是残破,所以总会受到残破的伤害。相反的,一个能欣赏残破的人,看到的都是美,因为他从残破中见到美,所以这世间反而无处不美。  

----刘墉《欣赏残破的美》  

人民对政府无可奈何的国家,政府最终也会发现它对人民无可奈何。  

【李汉荣作家简介】: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散文佳作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年度选本《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诗选》、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篇佳作选》及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选本《新诗三百首》等权威选本;短篇小说曾被天津《小说月报》、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和长春《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 


    先后出版诗集《驶向星空》(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获陕西省作协第八届505文学奖最佳作品奖)、三卷本文集《李汉荣诗文选》(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诗歌卷《母亲》、《想象李白》,散文卷《与天地精神往来》)。文集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散文》月刊、《绿风》诗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民声报》等报刊刊载了有关该文集的评论文章。英特网“搜狐”、“新浪”、“中华文艺”、 “作家在线”等众多大型文艺网站均选载作品和相关评论。 


    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课本(初一,上册),发表于2002年第1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黑夜里的文字》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务印务馆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学生课外导读》。 

生命的审视和哲思  
——《李汉荣诗文选》阅读笔记  
  
  
   文/陈忠实 

一 

    读李汉荣的诗歌和散文,随处都可以感受强烈而饱满的生命意识。 

    关于李白,汉荣竟然写成了一本诗集;关于母亲,汉荣也写成了一本诗集;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散文集,单凭书名就可以猜想作者心灵所感悟到的关于生命体验的质地了。《登高》中有这样的句子:“树木老得令人肃然起敬,想扑上去唤它几声祖父。”大约只有李汉荣才会产生如此令人颤栗的生命感知。心底猥琐龌龊之徒,永远也不可能面对山水草木产生这样深沉的亲情。在《草帽》一诗中,读到这样的诗句时,我心底的波澜就涌动起来了:“整个原野浓缩成这朴素的一轮/这是母亲昨夜用麦秆编的。”“整个原野浓缩成这浑圆的一轮/大自然的语言单纯得/就像这一圈一圈的波纹。”“整个原野浓缩成这黄金的一轮,起伏的波浪拍打着我的心胸。”一顶麦秸秆儿编织的草帽的辫条里,注入了多少大自然和人生亲情的意蕴,大地和母亲融为一顶鲜亮的草帽了。 

    “唐朝暗了许多/一多半月光被李白/灌进了愁肠。”“放开我,我要到山顶上去/敲敲那北斗/看看我前世的酒杯里/盛着多少愁。”这个愁是人生的大境界里的愁,是生命深层里的寂寞和孤独。 

    

二 

    在我的有限的阅读印象里,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小文人抒写母亲、歌颂牛的精神的诗文词章,无以数计。李汉荣作为当代诗人,在这类早被前人写过又为当代人继续写着的同题对象上,依然写出了自己的发现。在最常见的生活流里,一种树一座山一条河一方高原一片草地,乃至一片中药铺店一头牛一根拐杖,作家都追寻到富于哲理的诗魂,渗透着历史关涉着政治蕴藏着文化透视着人生,那样超拔的想象那样卓越的联想,读来真是令人感到酣畅淋漓,又冷峻通达。文章能写到这种境界,一般故作摇头晃脑无病呻吟骄情娇气的作秀者是难望其项背的。 

    在《牛的写意》中,由牛的蹄印的大气、深刻和浑厚,突然调侃到帝王印章的小气、炫耀、造作、狂妄和机诈。显然已经不是我们见惯了的那些歌颂牛的精神的平庸诗文,牛在这里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关于历史和人的永恒性的假借。“如果圣人的手接近牛粪,圣人的手就会变得圣洁;如果国王的手捧起牛粪,国王的手会变得干净。”这不是一般的生活哲理,而是圣殿与茅屋这一对历史性的对立物的大命题了。 

    显然,这里不是通常的联想丰富与否,而是思想。当作家不易,成为有思想的作家更不易。 

    

三 

    读李汉荣的诗和散文,我总也不能宁静,无法达到那种欣赏或者品味的闲适境地,而是被感染,被撞击,被透视,被震撼,常常发生灵魂的颤栗。这不是一般轻才小慧者的文字游戏,不是看似潇洒随意而其实什么也没有的闲淡寡情,而是一种逼人灵魂的审视。 

    在散文《手》一文中,汉荣把对自己的良知和灵魂晾摆到一双手上来诘问来审视。这双已经“告别了镰刀、锄头,告别了大地上的耕作和收割”而操起了“黑色水笔的手”,在主人的连续的反诘之下,发出了令人惊慑的声音:“你握的那支笔写了些什么?真理?真情?真心?真爱?因感动而书写?因忏悔而书写?因发现而书写?……你写的那些文字,无关乎真理,无关乎文学,更无关乎永恒,你写的只是一些被人重复过无数次的废话,你排列的只是一具具语言的尸体。如果还要写,就写‘手的忏悔’吧。”我记不清哪年看过一篇文章,某位成了点浮名的人看着自己的手,那手上的纹路和掌形和指头的长短粗细,都宿命着一只与众不同的天才的手,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和头发时,惊叹这简直是一副伟人的头颅啊!这种自恋和自吹以至自我造神的荒诞也不无好处,可以使底虚内空的人增加混世的信心。然而李汉荣在审视自己那双手时,审出了忏悔的警示。作家在认识世界揭示世界解剖世界以求深刻的反映世界的时候,很需要思想作解剖刀;而这把解剖刀应该是双刃的,一面恰恰应该指向自己的内里;不断地审视、解剖自己的灵魂,才可能获得解剖世界解析历史解剖现实解剖别人的思想和力量。鲁迅先生早已做出坦诚的表白,他在解剖别人的同时,更严厉地解剖着自己。大约以此法鲁迅才获得了人生和文字的硬气和力度。 

    审视的归结无非是两点,舍弃和守护。舍弃肮脏舍弃平庸舍弃投机舍弃虚妄,守护清纯守护锐进守护真诚守护尊严。没有舍弃就难得守护。舍弃和守护的过程是灵魂搏击的过程。在生活出现某些复杂现象的时候,舍弃和守护的灵魂搏击就愈显得严峻,艺术家的良心、道德、人格、尊严存在着或被淤没或更强壮的两种可能性。这就需要审视意识的苏醒。 

    

四 

    李汉荣是位诗人,写起散文来也是诗的韵律和诗的情怀。无论诗或散文或随笔,都飞扬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联通,文字背后透见出诗人鲜活的气质和性情。 

    爷爷的遗落的拐杖,竟然长成了一棵柳树。司空见惯的中药房里,李汉荣却呼吸到“辽阔大地经久不绝的气息,是万水千山亘古弥漫的气息……每一服药都是一片云水襟怀。中药是苦的,这是大地的苦心。”中药是扶正祛邪,进行五脏六腑血脉以至皮毛全面的清理扫除,是为祛邪;带着天地江河雨雪露珠的中药融入人体,可谓天地精华天地正气,是为扶正。作者终于在病除之后庆祝“天地正气重又回到我的身体和心魂。”而作者隐喻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何尝不如是!健全的社会乃至健康的心理,也是一个扶正祛邪的反复不断的过程。融入天地江河的精华吧,让我们的血脉注入天地正气。 

    面对星空,作者联想到宇宙,历史和生与死:“生是节日,死也是节日;生,以鲜花欢迎;死,以鼓声相送。”我读至此,当即想到了电影《水车村》。这个大约半个小时的短片演释的就是李汉荣的这几句诗样的生死体验。那个水车村的人敲锣打鼓奏着祥和的乐曲送逝者入土,没有孝服没有哭泣,整个水车村的男女都身着民族传统的彩色服装送死者上路。这是黑泽明关于生命的哲思的表述,与李汉荣竟然如此一致。显然不是一般常识的超脱,也非那种“活着干死了算”的无所谓的简单化表白,而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本来意义的哲学思考。 

    李汉荣用一本诗集吟诵母亲,显然不是单指他的那位可亲可敬的具体的母亲,而是维系诗人生命脐带的大地和人民。“你可以嘲笑补丁,但你不能嘲笑补丁后面那一双眼睛,那一双手。”这种情怀表述着诗人的立足点和人格。有这样的情怀,诗人才飞扬起自由浪漫的翅膀,才产生精绝的哲学思考,才显示着这位岭南汉子的风骨。这一点,在大量的写李白的诗中就更坦诚了:“安能披狼皮入狼窟与狼共舞/安能折腰摧眉侍奉小人/安能学苍蝇狂欢于垃圾堆上。”“大唐江山/是我腰间一只酒壶。”作者是在写李白,同时也在写自己。 

    抒写自己的情怀,浇铸的是自己的人格。 

    2001.2.23.于蒋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与天地精神往来》ppt课件1
《与天地精神往来》练习题
《敬畏自然》《与天地精神往来》《庞贝梦魇》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