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17



高一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教学设想
                           广州三中        王殿林
    本单元五课六篇文章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而且都是名家名篇,其中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三篇(《窗》《渐》《鱼书》),当代作家散文两篇(《菱角的喜剧》《说不尽的狗》),外国作家散文一篇(《门》)。其特点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或以智性见长,或以幽默娱人,或以深刻示人------”,抒写的都是“个人的见解和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文体,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值得挖掘、值得研究、值得学习的地方都非常多:作者、背景、主题、结构、材料、语言、技巧、风格……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无底洞。但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我们只能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大可不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知能意行集中起来“一网打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么,本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有那些呢?我觉得,老师们在教学时是否考虑如下内容:
一、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性散文,对文体的陌生必然会给阅读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什么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还是属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毋庸讳言,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 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让学生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同类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周国平的哲学随笔等),而且对于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写话题性作文。我们知道,很多话题作文其实就是议论性散文,有道理、有文采、写法灵活、表达自由,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结合话题的写作,其结果有可能是事半功倍。有兴趣的老师不妨尝试一下。
二、让学生把握并学习这组议论性散文的共性特征——平常之中见深意
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单元的散文也不例外。不过,这一组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稍微用心阅读就会发现,那就是“平常之中见深意”。这里所说的 “平常”,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凡常之事、之物,象课文中的“窗”、“门”、“菱角”、“书信”、“狗”等,“渐”不是事物,而是“时间”流动的状态,或者说就是“时间”,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陌生之感,可谓习以为常。这里所说的“见深意”就是指开掘出关于社会、人生、文化方面的思考,揭示出或深刻、或独特的意义。象《窗》中对“窗”的独特作用的认识,隐含的对“有限自由”的追求,《门》中人生命题诸如家庭生活、职业命运、社会众生、生活况味、人生终极的多方面思考,《菱角的喜剧》中“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认识事物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渐》中对“渐”的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们“珍惜时间,把握人生”的激励,《鱼书》中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和抱憾,《说不尽的狗》对东西方“狗”文化的多元思考和纵深剖析。 教材的编者用心良苦,他们不仅精心挑选了这一组有共性的课文,而且还设计了一个题为《“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的表达交流活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个最基本的写作特点。
    “平凡之中见新意”(最好应叫“平凡之中见深意”),对作者来说,既是个表达问题,更是个思维问题,它反映的是作家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既是个阅读过程中如何“发现”的问题,更是个表达交流过程中 “思考”“应用”的问题,对教者来说,既是个知识传授的问题,更是个指导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问题。如果从理解性阅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把握这个特点并不困难,意义也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好从创造性阅读和应用(表达交流)性学习的角度去处理教材,设计教学。
三、让学生认识、把握并学习每一篇散文“最基本”的个性特征
    共性的学习和把握应该是单元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偏离这一总的目标。但是,完成总目标决不是篇章教学的最终任务。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个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最基本”的个性特征——在构思、选材、组材、表达、结构、手法、技巧、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作为教学,考虑到课时因素的制约,指导学生应把握的文章的“个性”,一定是最“基本”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这样才能把一篇篇文章区别开来。具体到这六篇散文,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哪些个性是“最基本”的,我个人的看法是:
    《窗》有两点:一是比较手法(求同和别异),即窗子和门的不同点,窗子和眼睛的相同点;二是奇趣横生、庄谐杂出的连珠妙语。
《门》中的象征手法。
《菱角的喜剧》中深入浅出的写作特色。“深入”既散文阐发的哲理,“浅出”即散文使用生活材料,如菱角、蝴蝶等。
《渐》中化抽象为形象的语言表达(如文章的前三段)。
《鱼书》中古雅的文风(如四字短语)。
《说不尽的狗》中涉及到的多元文化问题(比较)和幽默诙谐的语言。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会分析,能说明,能举例,或者还能迁移应用,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四、让学生感受、体验散文的人文内蕴,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文化陶冶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对文章的文化内蕴的把握和学习,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散文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而不是回避文化,应该是本单元议论性散文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关于作家的知识,二是关于文章中的引文和典故,三是文中大量的熟语,四是文中蕴涵的社会学知识。
    这些社会人文知识,有的要让学生记住,有的是一般了解,没有必要展开讲解,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
    应该承认,本单元的六篇散文虽都是名家名篇,但由于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有的文章难免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现代白话的语言隔膜和时代的现实感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文章,和文本对话,和大师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消解时代和语言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是教学目的之一。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开展多向度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编者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教师的对话。本单元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最好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寻找教材中的“空白”和“关纽”,刺激、诱发学生的兴奋点,产生并实现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对话”。
    我认为,实现有效“对话”的条件有二:一是学生认真的读书,对文章有充分的感知;二是寻找并设计出一些有价值的,易产生思想碰撞和交锋的话题。
教学建议
1、本单元课文内容较多,也较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点带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原则,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到两篇文章,其他的文章略讲。《散文两篇》中的《窗》和丰子恺的《渐》可以作为重点,《门》和《菱角的喜剧》可以略讲。如果平均使用力量,每篇都一节课,下毛毛雨,撒胡椒面儿,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
2、让学生多读课文,充分地感知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好课文的前提。无论是详讲还是论讲的课文,都必须要求学生熟读,反复读,读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分析,它的价值是潜在的。
3、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虑,讲读课文不一定都必须要“讲”——讲解、分析、提问、讨论,有的可以指导朗读,以读带讲;有的可以设计一些题目——主观或客观,就像高考题一样——让学生去作(《窗》就可以这样处理),既能避免分析讨论的浮泛,又能训练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设计教学时应适当考虑语言训练的内容,譬如扩展、增补、压缩、变换句式、仿写等。以课文作为语言训练的素材,有现成的语料,明确的语境,只要选点恰当,效果应该是好的。如:《渐》的地第三段,写“渐”的神秘时,就用文学语言,从“季节的更替”、“昼夜的推移”、“孩子的成长”、“花儿的开放”四方面来写,形象生动,让人们一下自就明白什么是“渐”了。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接着在写下去,也用文学语言,写两个或三个自然现象,既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又训练语言能力,多好。
5、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辅助阅读材料,像钱钟书、柯灵、秦牧、丰自恺写的散文,或写钱钟书、柯灵、秦牧、丰自恺的散文,利用晨读或午读时间让学生读,既可加帮助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开阔知识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素材整理
粤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二古诗文期末复习默写题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瞬间”话题作文指导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复习提纲
粤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合集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教学设计合集
粤教版必修二成语集锦
“忍耐”话题作文优秀作文(5篇)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教案全集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合集(内含课文练习)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