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阿里山纪行》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17



《阿里山纪行》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2、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点拨。 
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味。 
3、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学习时间:一教时 
学习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高山青》、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可跟唱,营造学习氛围,感受阿里山的美丽。 
一、导入 
今天来到这风景如画的南洋中学,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首歌谣可以说是在大陆传唱最广的台湾歌曲,对于期盼祖国统一的中国人来说,阿里山悄然矗立在我们心湖之畔,令人心向神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起来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 
二、示标(投影)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优美的阿里山,请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阿里山给作者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生答,师投影 
四、赏析美文 
(一)感知全文,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1、阿里山风光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4--9段,小组讨论,给阿里山的各个景点起个名字。(师投影) 
(温馨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             的            ”的形式。) 
2、师生互动,出示板书,师投影。 
风                                                  清澈的水潭 
景                                                   静谧的森林 
美                                                  厚密的青苔 
如                                                  无边的林海 
画                                                  古老的神木 
3、请同学们欣赏美如画的阿里山风景。 
4、师:江山如此多娇,访名山大川,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人生一大乐事。海峡那边的阿里山上有山有水,有潭有溪,无不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阿里山的风光真是太美了,作者为之而陶醉,恨不得与之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浓浓的爱意。 
  (二)、品味语言美。 
1、师:有不少美景,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情”在不言中。可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他把这份“情”寓于文中,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本文的语言富有音乐美。 
请从文中找出几例,品读玩味并作简要分析。师投影 
(温馨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等。) 
2、生答 
3、指读4、6、7段(6段的叠词,4段的比喻,7段的比喻、拟人、排比) 
4、齐读5段,(师指导:语气上应该是舒缓的,语调上应该是轻柔的,不要打破林间的幽情。)师范读第5段,再齐读。 
5、“咣当咣当”,模拟小火车的声音,使人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触发“思古幽情”,形象逼真,还能显示出响亮的音乐美。 
6、投影总结 
师:作者运用词语颇具匠心。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在用词用语上,他是具备了相当多的古典诗文阅读量,才运用自如的。 
(三)探究 
思考:你认为神木美不美?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1、师生互动。 
2、师指导: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有风风雨雨,“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 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其不折不挠、威武向上的精神品格。神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神木昂扬向上,生机勃勃,不折不挠,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折不挠,昂然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神木是阿里山的精髓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之所在。 
2、齐读9段。 
3、师指导:要读出气势,读出力量,要一气呵成,读出自豪感、民族情和爱国情,“标志和灵魂”要重读。 
4、再读“即令受此巨创……灵魂”。 
五、总结全文 
在作者笔下,阿里山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优美的画,如一首悠远的歌。我们喜爱美如画的阿里 山风光,而台湾同胞又何尝不是呢?在台湾有这样一句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可见台湾同胞多么想回大陆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啊!我们又何尝不想到宝岛台湾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那里去感受万顷林涛,到日月潭去领略清纯碧波,到玉山去一览众山小呢?让我们不再像诗人余光中感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们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我们不再被一湾浅浅的海峡所阻隔,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的统一!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深情的眼睛观赏我们的美如画的南洋中学,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优美的文笔把她再现出来,或许一点也不比作者吴功正逊色! 


附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图画 
              美 
语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里山纪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32页)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3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2页)含教案音频
品《阿里山纪行》语言美mp4视频素材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2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
《阿里山纪行》学案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8页)2
《阿里山纪行》教案14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8页)
《阿里山纪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苏州园林》中心思想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1页)
《阿里山纪行》doc图片素材
《阿里山纪行》教案13
《阿里山纪行》教案12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11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3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2
吴功正《阿里山纪行》原文阅读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1
《阿里山纪行》mp3音频素材
《阿里山纪行》教案10
《阿里山纪行》教案9
《阿里山纪行》教案8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6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5
《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教案及练习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0
《阿里山纪行》课堂教学实录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9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8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7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6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5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4
《阿里山纪行》同步训练
《阿里山纪行》教案4
《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3
《阿里山纪行》检测与评价
《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