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实录
作者:洪劬颉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7


无法绕过去的十二月党人——致西伯利亚囚徒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洪劬颉


【设计指导思想】

    本文是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杰出代表作,以“文本研习”方式呈现。其编写意图“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一般处理短诗教学时,会链接很多课外阅读材料,这种方法固然有其好处,但不能包医百病,以不变应万变。本设计着重于文本内涵挖掘,充分考虑到本诗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意义,并加以辅助性材料助读,使学生能够在一堂课中,与十二月党人的形象、灵魂、价值追求紧密接触,浸泡其中,方得真谛,为自己的独立人格涵养埋下一颗种子,使其在内悟中而产生、滋养出对国家、对底层民众的自觉关注,而不是以说教的、灌输的方式进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用来帮助理解诗歌意思,从而养成独立的诗歌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读、问题探讨为主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和掌握至少一种的诗歌品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形成对“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的情感认同、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从而内化为自己独立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的诵读。拟以混读、独读、齐读等方式加以具体的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自己。

教学难点:十二月党人及其妻子的价值追求。拟以品字动全篇、辅助性材料助读等方式逐渐深入学生的心灵和灵魂,从而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柔软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这是我第三次带领同学们学习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板书,特别强调普希金1799——1837)。我在学生时,老师就带我们读了读这首诗,然后就过去了。我第一次教这篇诗歌之后,我感到很后悔:这么好的诗歌被我也这样糟踏了。(生笑)但今天我要感谢苏教版教材,能够允许我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在进入文本之前,我请大家跟我随意的、率性的、随心得来用自己的腔调大声地读这首诗,不少于三遍。

(学生读诗)

师:我看到大家读诗神态不一样,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遍时,神态也不一样。我想听一听大家读这首诗具体的心情是怎样的。从这一排开始。

生1:写得像一封信,推心置腹又娓娓道来。

师:成语用的蛮好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腔调把“信”读出来?

生1:(读诗,读得比较平易。)

师:怪不得你说是娓娓道来呢,我还想问一句:你怎么觉得这是一封信呢?

生1:注释里说,1827年,一位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赴西伯利亚与丈夫共患难,普希金托她带去了这首诗。(板书:1827  自愿)

师:这一年普希金多大?

生:(杂)28岁。

师:28岁的普希金写下了这一封信。下一位。

生2:我读了三遍:第一遍读速度很快,声音比较小;第二遍读得就开始不自觉地断句,就好像看到普希金站在路口,眺望着远方: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就像是一个长者,谆谆嘱托着远方的朋友;到第三遍读时,情不自禁的要重读、轻读——

师:就是抑扬顿挫的。

生2:嗯,就好像自己的血液流动起来了,和着文字的节奏。

师:就好像孔子学琴一样,先是掌握演奏的技艺,再是掌握曲子的思想情感,再是了解所刻画人物的品格风貌,最终了解主人公的为人。这也为我们解读一首诗提供了常规的思路。能不能给我们读一下?

生2:(读诗,在速度、节奏、情感上把握的非常到位。)

生:(鼓掌)

师:确实读得比较好。值得期待下一位。

生3: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词都是相对的。

师:怎么讲?

生3:高傲、忍耐,悲痛、崇高,坚持、消亡,灾难、希望,潜藏、临降,苦役、自由,沉重、黑暗、欢欣,迎接、送到等。

师:你觉得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呢?



生3:这些词要重读,都是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的词语。



师:嗯,下一位。



生4: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说“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



师:你的意思是问:囚徒怎么会有爱情来到,是么?哪一位知道?



生5:(举手)十二月党人失败之后,五个人被处死,有一百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非常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妻子没有抛弃他们,没有跟他们断绝关系,而是主动的要求去西伯利亚陪伴她们的丈夫,很多最后都死在那里。



师:恩,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6:好像有一个法国人,女的,听说她的情人也被流放了,就向沙皇申请也要到西伯利亚去,跟她的情人结婚。



师:这个女的叫唐狄,沙皇叫什么名字啊?



生:(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



师:究竟是亚历山大还是尼古拉?



生7:(举手)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死的时候,爆发了“十二月党”起义。



师:这些都是伟大的女性,筱敏有一篇散文叫《山峦》,就是赞颂这些伟大的女性的。(板书:女性——《山峦》)。我还是想听一听大家读诗之后的感想。



生8:我感到这首诗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豪气,这又通过豪言壮语体现出来,情感奔放,既有对朋友的殷殷嘱托,又有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



师:恩,下一位。



生9: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的自由的歌唱。



师:有点拗口,对自由的自由的歌唱,怎么讲?



生9:我看有三层:一是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以推翻沙皇专制为目的追求自由与民主的革命;二是普希金一直都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三是尽管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身陷囹圄(教师板书:囹圄língyǔ),但仍然表达追求自由,为自由而歌唱。



师:思维很缜密,稍微扩充一下,就是一篇小论文,题目就叫《自由地歌唱自由》。一排下来了,有没有跟发言同学感受不一样的?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啦?

生10:“坚持着高傲的忍耐”为什么要注明“引自诗人杰利维格写的《皇村学校毕业歌》?

师:为什么这么注?

生:(好奇)

师:我在备课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原诗我查看了不少资料都没有找到,但是注意到皇村这个名字,皇村是普希金的中学,1811至1817年普希金在那里生活了六年。皇村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的为国家重要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的贵族学校,在那里,很多贵族成为了“十二月党人”,譬如普欣,还有普希金亦师亦友的恰达耶夫,给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所以,皇村学校被誉为“自由思想发祥地”,这一股思潮曾被沙皇统治者指责为“皇村学校的情绪”而遭受调查。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或问题?

生:(没有)

师:那请大家集体来诵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我们共同来理顺几件事情:一.十二月党人是什么身份?二.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什么性质?三.普希金跟十二月党人是什么关系?我来请一位同学小结一下。

生11:十二月党人是贵族身份,十二月党人起义是在俄国贵族在首都彼得堡发动的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普希金跟他们是朋友关系,是建立在皇村学校同学关系基础上的朋友。

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价值追求?

生:(杂)追求自由,民主……反对帝制……

师:恩,两方面都有。只要有皇帝、皇权的地方就会有专制。专制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就是我们所说的“家长制”。而,自由,也只是相对于专制下的“自由”。我们对这首诗的解读正渐入佳境,刚才有同学说读三遍,就是三种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很重要的路径;还有同学说到这首诗中的词语很有玩味,我们能不能尝试做一件事,就是选择黑板上出现的词语,或者诗中的某一个词语,从一个角度,联系自己的阅历,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思考)

师:抓住一个词,从一个角度,尽可能从几个层次来谈。大胆一点说。


生12:我抓的是“忍耐”,为什么要忍耐?表面上是起义失败了,但为什么会失败?一是组织上并不健全,发动太仓促,有没有联系群众,所以失败了。深层次下去,我看过一篇文章,提到沙皇尼古拉一世绞死五个领导人时,特意安排他们的妻子在不远处观看,然而,并没有吓倒她们,专制并没有使柔弱的女性退却,反而使她们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坚定。再深一层次来看,这个忍耐,也包含着对未来胜利、自由到来的坚定信念。

师:很好,这篇文章是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以“吴非  十二月党人”搜索,找来看一看。下一位。

生13:我抓的是“你们”这个词。

师:你们?

生13:“我”对“你们”说,“你们”在文中出现了五次,每小节都出现了,诗是托一个女的去带给他们的,应该用“他们”,但是用“你们”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成为一种交谈,呼告,表明自己是诗中都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师:这个角度倒是很新颖。我来补充一点,在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之后,十二月党人被判处绞刑和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的消息使普希金大为震惊。新即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犹豫不决,无法决定流放中的诗人的命运。于是,尼古拉一世决定要召见并收买普希金,使之能够为他的政权服务。9月3日晚,诗人在信使陪同下启程前往莫斯科。尼古拉一世问他,假如12月14日他在彼得堡,他会在什么地方,普希金答道:“我会在暴动者的行列里。” 

俄国切尼科夫在《欣悦的灵魂:普希金传》中说到,在起义爆发前几天,亚历山大一世驾崩、新皇尚未登基的消息传到了米海洛夫斯克村。普希金十分激动.决定乔装成家奴到彼得堡去。后来维亚泽姆斯基回忆道:“他很可能13日夜在雷列耶夫家里投入起义的热浪中去。” 

我们的同学真是深入到文本之中去了。下一位。 

生14:我谈“女性”。中国有句很有名的话:女人,你的名字叫柔弱。然而,俄罗斯女性确实太伟大了。文革中,有多少人在丈夫或妻子深陷囹圄,闹离婚,检举揭发,主动离弃,而这些女性却勇敢的追随自己的丈夫,可能这就是西方民族中的“宗教信仰”。

师:什么样的信仰?

生14:就像结婚时候宣誓一样,神父会问:某某,你愿意娶某某小姐为你的妻子么?照顾她,爱护她,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相爱相敬,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然后新郎新娘分别回答,这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誓言。 

师:我不知道俄罗斯是不是也是这样,但十二月党人是幸福的,起码他们的妻子、情人是深爱着他们的。这是一生的承诺,要用我们的一生来饯行。下一位。

生15:我抓的是“会”,“会”比“你们”出现的频率还高,有8次。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决不会”,语气坚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明现实“悲痛的工作”和思想“崇高的志向”决不会陡然消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现实是黑暗的;二是“会唤起”“会穿过”“会传进”这是随着大家看到这封信、这首诗时,就能感受到的希望、爱情和友谊以及自由的歌声,三是“将会降临”“会掉下”“会覆亡”“会迎接”“会送到”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才会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会”,层次不一样。

师:(鼓掌)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相信你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而且,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也是深刻透彻的。下一位。

生16:我想谈“贵族”。但还没有想好。

师:不碍事,你拣你想好的说。我们在演讲、发言的时候,为什么会冷场、会忘词?都以为是“紧张”,其实不是因为紧张,而是你总是在想你准备好了的稿子,我们要养成这样的能力,就是:开口就是我有三点看法,说完第一点,不是忘掉了第二点么,你不说想不起来第二点,你就顺着第一点往下说,不就是第二点么?你说第二点第二点,不就是提醒大家你忘词了么?大胆的说,不碍事的。

生16:我对此有三点看法(生笑):第一点,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都是贵族。贵族是享受着沙皇统治集团的既有好处的,但他们仍然起义了,就是向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人民尤其是奴隶的角度看待现实,所以以民为本,这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和德行之所在,我们可以从十二月党人身上看到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第二点……

师:不是谈得很好么?在第一点下面,就逐层深入下去了好几层。第二点。

生16:第二点(生笑),贵族以流血、牺牲、被流放的方式来为奴隶,农奴争取自由和平等,这是他们的血性所在。如果,贵族安逸于自己的生活,花天酒地,那么,他们就是“多余的人”,是社会的病态者,然而,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以贵族的身份唤醒民众、唤醒沉睡的贵族,更有说服力,这是他们身份决定了的优势。

师:很好啊,第三点。

生16:第三点(生又笑),如果是穷人要翻身而造反,但贵族既然是既得利益之占有者而造反,必然是因为他们沉重的使命感,是凝重的使命感。这样的使命感使得他们能够前行,能够坚持,能够坚持在皇村学校时代的自由思想的崇高志向,能够忍受悲痛的工作,能够临降他们期望的辰光。

师:不是很好么?我说,说三点,五分钟的话,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关键要善于组织自己零碎的想法。下一位。要下课了,要简洁一点。

生17:我想说“殉”。

师:什么字?

生17:“殉道者之歌”的“殉”。

师:这是板块的标题。说说看。不行,下课了。对不起。我看这样子,在作业中写吧。(投影)

上网查找资料,以“十二月党人”一个具体的人或某一类人为对象,给一百八十年前的他(她)写一封信。具体体裁不限,但要表达真情实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mp3音频朗读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学案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同步练习
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原文阅读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8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7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6
苏教版《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5
《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及练习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同步练习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4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3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4
《致西伯利亚囚徒》教案5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4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3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2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1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2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