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苏教版《父亲》教学实录
作者:王志强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15


《父亲》教学实录

姜堰二中   王志强

地点:高二11   时间:325第二节课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跟大家来猜个谜。

我下面说一段文字,你猜是选自哪部文学作品。“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部分学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初中我们读过。

师:写什么内容的?当时感受如何?

1:写父爱的。

2:写人伦的,当时我在全班诵读,眼泪都落下来了。

师:是的,写人情的文字感人至深处,常常让我们不觉产生共鸣,让我们想起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师友长辈。先生的《背影》几十年来曾经逗惹过多少读者热泪盈眶呀!无形中,它也成了一座无人逾越的高峰,横亘于前。让人只有仰视,不敢“效颦”。可是有一个后生小子,他凭着对父亲深挚质朴的爱和出色的语言表现能力,写了一篇有关父爱的散文,给我们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这就是青年作家刘鸿伏给我们带来的《父亲》(板书)

二、进入课文情境。

先赏读前三段。

1师:各人读读文章的开头,看看他写了哪些内容?

1:文章刚开始有个引子,写远在乡下的老父亲常常为文章写的出色的儿子感到自豪。然后自然转入对父亲的回忆。

2:写父亲对我的影响,父亲的人生片段让我体验了生命的凝重,也让我感受到人间亲情的美好。

师:说的好。从这个句子放在开头的位置以及它的内容来看,该是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不用看,文章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亲对我的爱,一是父亲在我成才的道路上对我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3:第二段用了几个排比句,写了父亲几幅劳动生活的画面,有点凄美。

师:有点凄美?——好,这个同学领悟的很深入呀。是呀,赤脚在大雪里跋涉,在猫头鹰的啼叫中荷薪而返的,披蓑戴笠在风雨中田作的,谁说是表现父亲的勤劳?这里面有的是贫苦和辛酸呀!怎能不让人觉得凄惨?把画面放在大山、月色、大江、田野这样的背景中,又赋于了劳动美的内涵。所以用“凄美”非常恰当呀。我们为他的发言鼓鼓掌!

(大家一齐鼓掌,气氛逐渐热烈)

4:第二段的这些排比句,赞美了父亲勤劳和质朴;也交待了父亲的出身,原来是一位终年在山中劳碌、过着贫苦生活的农民。

师:一个作为劳动者的父亲,总是值得儿子为之自豪的。来看看第三段中,父亲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5:说明父亲热爱这片土地,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

师接着说:现在劳作于斯将来还要——长眠于斯(师生齐说)。

6:说明父亲与乡土的关系。乡土他哺育了父亲,“一方水土一方人”。同时他也涵养了父亲坚韧的性格。

7补充说:还有父亲的深沉自信与寡言内向。

师接过话题:是的,课文的后面部分写父亲这种大山般的性格,在面对辉煌庄严的学府和衣冠楚楚的学子时,彻底崩溃了。

8:老师说父亲的性格象大山,文章可没有这样说呀。

师:文章究竟有没有说?

9:老师说的还是有依据的。你看,第一段中这样写道“在面对土地一样宽厚淳朴的你的一生时……”,在作者看来,父亲的性格就是这方土地的性格。

师:是的,父亲是从这土里长出来的,一辈子又在泥土里劳作,身上有股“土味”所以他在送儿子上大学的途中,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才会面对现代文明显得自卑,才会担心儿子的将来充满坎坷,希望他能够混出个人模人样儿。多淳朴的想法呀!

师接着说:其实为了突出表现父亲与泥土的关系,文章在称谓的安排上还是有深意的。除了直呼“父亲”外,作者另加了一些修饰语来形容称代父亲。如“远在乡下的”、“从未出过远门、在泥土里劳作的”、“庄稼人,布衣草履的”、“与泥土、风雨结缘”的,都脱不了一个“土”字,离不开一个“乡”字。所以作者在去上大学时,向故乡挥一挥手,难舍难分呀。

进入文章主体的赏读。

师:作者客居他乡,在文学上小有成就时,他不禁感激父亲,怀念父亲。于是,往事如潮,在心头聚拢又散开。作者将笔墨集中于一件事来写,那就是——

生一齐回答:十年前,父亲送我上大学。

师:好。这件事可以分为几个场景来看呀?

讨论确定:收入学通知书的包谷地头、充满喜气的夜晚、送行的途中、父子分离。

师:说说这些场景中有没有感动了你的地方?

10:在第11段“回旅店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两眼红红的……一个人默默的流泪” ,这里特别感人。你看,从未流泪的父亲因担忧儿子小会“被人欺侮”落泪了。严厉的父亲也有温情的一面呀,更绝的是,他不想让儿子知道,只是在背后默默流泪,太伟大了。

师:儿行千里父担忧,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呀。“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唱《心太软》)这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父辈。

学生自发鼓掌。

11:第19段“啊,父亲,他在流泪……”,在这短短的三四天中,作者记忆中从不落泪的父亲,因为即将离开十六年来始终被他护卫的儿子,又一次泪水滂沱成河。这是人间的大爱呀,值得讴歌,值得为之感动。

12:第14段“车上人太多,挤得厉害,又值酷暑……依然被挤过来挤过去”,我……(这个女生话没讲的出来,小声的抽噎起来了)

同学一片默然。

师:仲颖同学感动至深,她用抖动的双肩,小声的哭泣这一肢体语言无声的告诉我们曾经发生在她们父女之间,有着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老师也有过这样一个类似的经历,那是我十三岁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去上海,中途在靖江的八圩渡江,因为到了傍晚,满船的尽是渡客和归人。大江上暮色茫茫,波涛滚滚,大风猎猎。父亲紧紧拽着我的手,让我往人里站,自己背靠在船舷上保护我;因为天气冷,他脱下身上的外衣来裹住我,自己却在江风中抖瑟如树叶。

13:第18段“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抽出三十元”。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是在深山密林中扛竹木、岩石,流汗流血一星一点的攒起来的;是在凶狠和野性的大江上拿性命与湍急的江流、林立的礁石搏命换来的。是血汗钱,是搏命钱。这钱也联着大山里一家人的温饱生计,可是如今为了刚考上大学的儿子的“体面”,父亲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咬咬牙,颤抖地拿了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我真的有哭的感觉。

……

师:真是精彩。

师: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伟大的父爱!铭记住父爱,我们今天的学习会更有动力,我们人生的篇章会写的更加清楚和完美!父爱难忘,父爱永远,父爱万岁!

三、展示配有解说词的图片,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

 

在大家小声的学唱中,下课铃响了。

 

注:课是上午上的,上完后看到桌上有一份教案,觉的不太好。于是,就利用下午在班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补写出来的,急了点。课上的生成与我当初的预设差别大了,没能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大家看,这个问题怎么办?要不要再花课时补上呀?请大家看完后怎么着也要赐教几句呀。等待您的指教。

附:教学预设。

一、由《背影》导入

读文章开头三段,分析内容与作用。

二、往事涌上心来,作者定格在一件事:十年前,父亲送我到大学去报到。

1可以分为几个场景来看?

接入学通知书的中午

送行途中

父子分别

2哪些情景感动了你?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3比较朱自清、刘鸿伏笔下的父亲形象。

三、能力训练:

1结合第七段的内容,填写:泥土是父亲馈赠给我的一本无字“宝书”,它让我懂得了                  ,让我懂得了                  ,懂得了                  。

2倒数第三段中说“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父亲究竟为何流泪?请你依据例句“因为他怜惜他的儿子,怜惜他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担忧他会受人欺负”,再写两个原因,注意句式一致,内容合理。

                                                                              

                                                                                

3试比较《背影》与《父亲》中有关父子分别的场面,说说它们的同异。

四、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

五、结合文章内容集体创作诗歌《有关父爱》,老师起个头。

父爱,是两张薄薄的十元钱

和“莫饿坏肚子”的反复叮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关于父亲的作文(25页)
《父亲》教案(3篇合集)
刘鸿伏《父亲》教案1
《父亲》ppt课件3
苏教版选修《父亲》ppt课件2
苏教版选修《父亲》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