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识记字词,揣摩语言,学习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表现母爱。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 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叙议结合表达中心。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导入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
导语: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来感受一下温馨的母爱。 |
学生听录音
仔细欣赏品味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
|
感知课文
放音乐配音《苏格兰摇篮曲》
引导提问
1、扫除文字障碍,积累词语。
2、本文回忆了母亲的亲哪几件事?
3、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随音乐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蹑手蹑脚 一饱眼福 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 循循善诱 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
◆元宵节“巡阅”---关爱孩子
母亲讲故事---情感丰富
“我”受罚---慈爱无奈
母亲熬夜做鞋---勤劳能干
◆怀念、赞美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积累字词
体会母爱 |
|
研读赏析语言
引导提问
1、作者是怎样表达母子深情的呢?
2、四个片段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
|
学生在书上圈点批注
找出有关语句,把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感悟与大家交流;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修饰、描摹性词语的运用
▲议论性语句的运用 |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在赏析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母爱 |
|
写作训练
1、 这感人的一幕幕,充分表现了母爱的光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那么,作者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呢?
2、 假如让你来写《我的母亲》,你准备捕捉哪些闪光的瞬间?你打算采用哪些写人的手法? |
1、学生讨论
【明确】
▲ 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经历来写
▲ 细腻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 穿插必要的议论
2、生口头作文
3、师生点评 |
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
|
布置作业
1、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跟母亲说的一句话。
2、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
课下完成
课下自读 |
学会感恩 |
|
板书设计 |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性格特点:慈爱、善良、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刻画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