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30


不自由,毋宁死 
备课人 董志霞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春秋小故事: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辩士蜂起,许多人靠口舌言谈平步青云,立取富贵。君主崇尚口才,天下学者俊士更是趋之若鹜,翕然成风。以在秦国推行连橫策略而著称的游说家张仪,颇懂得舌头的珍贵。他初到楚国当说客时,一天,碰巧相国家丟失了玉璧,主人咬定他是窃贼,将其严刑拷打后逐出家门。回家后,妻子叹着气说:“你若不读书游说的话,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呢?”谁知张仪并无愠怒之色,也不垂头丧气,却答非所问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回话:“舌头还在。”张仪舒了一口气说:“够了。”因为他懂得,舌头在,就有成功立业、飞黄腾达之望。后来,他真的扶摇直上,当上了相国。这真是:伶牙俐齿力无穷,秀口一张走天下! 
    关于语言的作用,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  
    烛之武智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触龙游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舌战群儒,运用的工具都是语言。拿破伦说过: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投影),而演讲就是这样的一门语言艺术。  
一场成功的演讲,便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把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著名的演讲稿《不自由,毋宁死》,从中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演讲思路(评论性阅读) 
     投影字词: 
     钦佩  截然不同  各抒己见  缄默  沉湎  陷阱  桎梏  祈求  虚无缥缈 
                  拯救  镣铐  铿锵 
讨论: 
1.快速浏览课文,简要归纳每一小节大意。(投影) 
   §1、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并非对各位不敬,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 
   §2、论述沉湎于幻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3、论述依据历史事实和现实状况,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的希望,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 
   §4、阐明我们没有退路,但只要努力,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 
   §5、表达“不自由,毋宁死”的主张。 
2.这次演讲的场合是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的对象是州议员,演讲的目的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采取了什么策略?(投影) 
    明确:依据上面的段意分析,亨利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投影) 
          钦敬——不能沉湎于幻觉——正视历史与现实——战争不可避免,应战才有希望——不自由,毋宁死(投影) 
3.这篇演讲稿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教师指导 
    亨利的演讲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 
    排比:(投影) 
    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来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强调形势的紧迫。 
    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假如我们……假如我们……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一系列的排比句和重复句,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 
    设问和反问:(投影) 
    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到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不自由,毋宁死!——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由于排比、重复、反问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这篇演说词咄咄逼人,气势酣畅。 
四、学生选择语段演讲(两人) 
    §4、§5 
五、演讲稿的结构(由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演讲稿归纳) 
    演讲稿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题目、开头、主体、结尾四部分。 
六、总结演讲稿的写作要求:投影(由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演讲稿归纳) 
    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况而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其次,演讲稿要有鼓动性,要有明确的中心,要有充沛的感情、较强的说服力。(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犹如一篇议论文,必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向观众亮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演讲的“意”(也称为主题或主旨)。并且要紧紧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一定要做到逻辑正确、严密,自圆其说。 
    演讲是直接诉诸人们感官的表达艺术,特别需要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要说服人,而且要感染人。这种感情的投注,除了语言的抒情、表达时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入情。 
    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 
     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篇用比的手法。 
    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 
     语言要有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演讲稿的要求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 
    语言力求幽默、风趣,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 
七、怎样学习演讲——台上一分钟,台下数月功 (投影) 
    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口吃,说话气短,而且爱耸肩。这大概是最不适合学演讲的了,所以他初学演讲时曾被听从哄下台。但他毫不气馁,为了练发音,他嘴含石子练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诗;甚至悬起两把剑来改正自己爱耸肩的毛病。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讲家、雄辩家。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年青时为了成为一名律师,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样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一边模仿。后来他还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  
  1、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2、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刻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恒心——“操千曲而后晓音, 观千剑而后识器”。  
八、学生演讲交流,评点。(推荐四人演讲,同桌点评,教师评点) 
九、结束语 
    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戶,而舌头则是心灵的大门。好的演讲、言谈,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张海迪、曲嘯的演说点燃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之火,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演说和谈话是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高超艺术。同学们,努力练就一副好口舌吧,伶牙俐齿力无穷,秀口一张走天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5
《不自由,毋宁死》ppt课件(19页)
《不自由,毋宁死》ppt复习课件
《不自由,毋宁死》学案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实录
《不自由,毋宁死》练习题
《不自由,毋宁死》ppt课件4
帕特里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原文阅读
《不自由,毋宁死》ppt课件3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4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设计3
《不自由,毋宁死》同步练习
《不自由,毋宁死》ppt课件2
《不自由,毋宁死》ppt课件1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1
读《不自由,毋宁死》有感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