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单元练习 >>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及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3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及测试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
3、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怀,在品读中感受幸福带给我们的百般滋味。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把握每篇文章所阐释的幸福的内涵。
6、学习和借鉴每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幸福”的文章。
二、单元内容归纳
《滋味》的作者是张抗抗。文章记叙了小时候吃杨梅、放烟花这两件事,提示人们珍惜人生各种滋味,珍惜人生体验,从而在人生之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短文两篇》的第一篇是欧阳斌所写的散文。《走,看云去》,写出了云的变幻多姿,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比较了人和云的共同特点,呼唤人也应和云一样始终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第二篇是周素珊所写的《第一次真好》,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因此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社戏》是鲁迅以童年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篇小说。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两首》的第一首是李瑛的《幸福》。本诗通过五种具体意象来阐释幸福的内涵,说明\'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但需要拼搏,需要付出汗水甚至是泪水。第二首是罗洛的《幸福》。这首诗通过解释鸟、花、人的幸福观,明确了无私奉献便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如果追求\'占有\',必会自我消亡。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莫顿·亨特。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口语交际
1、交际目标
⑴学习口头表达的一些语言技巧和常识。
⑵树立奉献就是幸福的人生观。
⑶培养口头演说感知和理解幸福的能力。
2、交际指南
正式演讲之前,可以先对父母或朋友讲一讲,请他们提提意见;也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看能不能打动自己。
刚上讲台,不忙开口,深吸一口气再开始,语速平缓,从容不迫。演讲开始时声音应该相对低一些,这样容易为后面的慷慨激昂留下回旋的余地。
演讲人的穿戴应该整洁、庄重,手势应该少而精,不要“木立不动”,也不要“手舞足蹈”。
演讲的开头应结合内容和会场情况、听众情结来设计。结尾最好能给听众留下思索的空间,产生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般来说,演讲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有时根据对象的不同,可适当使用一些术语并作解释。
会场在露天,声音就适当提高;会场在室内,声音风相应放低。声音要浸透感情。
要是突然忘词了,可以选择意思接近的话语代替或大胆地跳过去。
演讲时应随时观察听众的情结反应,及时调整内容和表达。
3、交际练习
⑴在下列环境中,如何调整你的演讲内容及形式?
学校演讲比赛
家长会上
⑵以“幸福”为话题,举行班级演讲比赛。
4、交际范例
         幸  福
    要说幸福这个题目,我本是最没有资格来谈论的。
    妈妈最近常在我耳边唠叨:\'晨晨啊,你的成绩又下降了。\'\'晨晨啊,你和青青到底怎么了?\'\'晨晨啊,你怎么又睡了?\'
    青青是我从小到大的伙伴,可上次为了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我大吼道:\'是你数学好,还是我数学好?\'青青先是一愣,而后抬起眼,犹如小兔受伤般的令人心疼,她嗫嚅着:\'对不起,打扰了。\'伴着她离去的脚步,我的心一阵抽搐,但她可晓得我的苦--从前在区里数学竞赛中拿过一等奖的我,这次的分层教育竟去了中班--当时我并没有挽留她向她道歉,可现在我反而时时感受到她的苦痛,原本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如今成了陌路人。幸福,连影子都不知去了哪儿。
    为了妈妈的唠叨,为了和青青的友谊,为了正在滑坡的成绩,我头痛不已--但愿能发烧--记忆中的发烧,常有妈妈加倍的照顾,并能让心休息一阵子。说起头痛,我倒想起来了,这两天,我的额头的确常莫名其妙地胀痛,好像骨头要向外面长,所以只好紧闭双眼,很久眼睛都不能睁开。也好,就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找点学习之外的事干干吧。
拖着妈妈去了医院,不知该挂哪个号,说了症状后,门诊让我去眼科。医生听了我的\'所谓\'病情,紧张得不得了,马上让我去做了一个什么NCT非接触性眼压测试,结果出来后,医生很郑重地说:\'你的眼压偏高。\'看我一脸茫然,他继续解释道:\'正常人的眼压是16,你现在是27,超过30就是青光眼。\'以后的话我都不记得了,只晓得脑子当时轰的一下。因为我是知道的,青光眼要瞎的。脑袋昏沉沉地任由母亲把我带出了诊疗室。一路上,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紧紧搀着我,安排我在走廊坐下后,就去办理手续了。在瑞金医院那条又黑又长的走廊上,我独自静静地坐着,把右手搭在左手上,感觉着自己的脉搏。如果胆小是可耻的,那么我还是要承认,是的,我怕。成为一个瞎子?叫我怎么甘心?叫我怎么甘心!我的老天爷啊,我在心底呐喊!叫  我怎么办!从此做一个拖累人的废物吗?梦想没有了,目标成了泡影,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母亲回来时,我已经涕泪满面了。她紧紧抱住了我,叫我不要哭了,再哭,她也要哭了。其实,那时候她已经哭了。
    第二天,我留院做了24小时的观察,以便医生进一步治疗。我拉着妈妈的手啜泣着说:\'都是我不好,你以前叫我两只眼珠子不要盯着电视,我却还要顶嘴,我当时真的是还顶嘴的呀,妈妈,我不想变成瞎子呀,妈妈……\'妈妈搂着我,我当时觉得她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她没有言语,却让我的心平静了。
    后来观察的结果出来了,我患的只是高眼压症,也就是说的我眼压生来就是27,好比一个人生来体温就是39度,所以我一切正常。真是造化弄人。
    回到家后,我立即翻书做功课,谁说曾经的辉煌代表着永远的优越?如若不努力追求,生命又有何意义?在唉声叹气和重整旗鼓中,我选择了后者。
    至于青青,我早已低下了高昂着的头颅,和她一起庆祝我的痊愈。
    原来生命如此脆弱。我本不能体会到的幸福,当我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当我看清了生命的真面目后,我便知道该怎样活了。我拼命地追赶着--我的亲情、友情、学习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闪光点--因为它们将永远是我心中的幸福。
四、写作指导
1、写作目标
⑴培养对童话、寓言的理解能力。
⑵培养大胆虚构、丰富想像的能力。
⑶培养虚构有情节的故事的能力。
⑷培养在故事中寄托某种道理的能力。
2、写法指导
大胆地虚构和想像,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让花儿说话,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产、对待成绩、对待挫折、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如何从小养成正直、友善等优良品质;怎样养成爱护自然的习惯等等。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写。
写寓言要把某种道理寄托在虚构的故事里。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拟人、比喻、象征和夸张等常用的手法,描述一个身边的故事,将花儿和人融为一体,写花儿也就是写人。
突出人情趣味。
找几篇优秀的童话、寓言故事作一番研究,模仿其写法。
3、精美例文
     花儿过节
春天里,花儿通过春风传送信息。瞧!兰花把幽香送到远处,寄托了自己对其他花儿的深切情意:\'姐妹们,我想念你们,多么希望咱们能团聚一堂过个节啊!\'
    其他花儿也都感动地说:\'是啊,咱们得约定一个相会的时间才行。\'
    芙蓉花建议:\'国庆节是人们的盛大节日,咱们选定这天作为聚会的时间,还可以给人们增添喜庆的气氛呢!
    芙蓉花的主意很好,立刻得到大家的赞同。可是不少花儿都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桃花、紫荆、牡丹、海棠、郁李都说:\'你本来就是秋天开花的,没有问题;而我们现在就已经开花了,到秋天,花儿不早就凋谢了吗?\'
    紫蔽、月季也说:\'是呀,我们是夏天开花,也坚持不到秋天。\'
    象牙红却说:\'我还嫌秋天太早,因为我要到冬天才能开花呢。时间不同,要聚在一起可真难呀!\'
    园艺工人张伯伯知道了花儿们的苦恼,对她们说:\'别愁,我替你们想想办法!\'\'
    这时候,芍药还在睡大觉呢!她已经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睡得又香又甜。春姑娘呼唤   她:\'醒来吧,醒来吧!懒丫头,你睡够了,该长出芽儿来啦!\'
    张伯伯却不让芍药苏醒过来,把她放在一个冰冷冰冷的房间里。这个房间叫做\'冷库\'。  呆在这里,就像呆在冬天的园子里一样,冷得她只想睡觉。于是,芍药又继续酣睡下去。
    牡丹已经开出了硕大、艳丽的花朵,那肥厚宽大的花瓣、茂密细长的花蕊,使她在花儿中显出雍容华贵的风度。她看到张伯伯把芍药搬到冷藏库去,觉得很奇怪,便问他:\'\'您怎么不让芍药醒来呀?\'
    张伯伯回答:\'不能让她醒,她一醒来就要发芽开花,那就等不到国庆节啦!\'\'
    牡丹一听,急了起来:\'那怎么办?我已经开花了!人们都称我是\'花中之王\',国庆节的聚会哪能少了我?\'
    桃花、紫荆、海棠、丁香、郁李听了,纷纷着急地说:\'是呀,我们也都开花了,怎么办呢?\'\'
    张伯伯安慰她们说:\'别急,别急,到时候我会让你们再开一次花的!\'
    过了一些时候,张伯伯把芍药从冷库里搬出来,搬到阴棚下面去。一受暖,芍药就醒来   了,她伸伸懒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啦?\'张伯伯告诉她春天已经过去了。她大吃一惊:\'\'哎   呀,今年我还没开过花呢!过了季节,这可怎么办呢?\'
    张伯伯说:\'放心吧,你到秋天准开花!\'
    张伯伯帮芍药松土、喷水,还给她添加许多肥料。到了秋天,芍药果然开出了美丽的花   儿。
    张伯伯没有忘记牡丹。他让牡丹也进冷库去睡觉,过了二十多天,再把她从冷库里搬   出,让她醒来。不久,牡丹的枝头上又长出了小小的芽儿。芽儿胀大了,变成花蕾。张伯伯   把一些药水涂在她的花蕾上。牡丹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呀?凉冰冰的。,\'张伯伯告诉她:   \'这是赤霉素药水,能刺激你生长。\'果然,涂了几次药水之后,花蕾便越长越大。到了秋天,她又开出了漂亮的花朵来。
    再说,象牙红看到芍药和牡丹都进了冷库,她也想住进去。可是张伯伯没让她住冷库, 而是让她住在普通的花房里,每天照十个小时左右的光线,其余时间都用双层黑布把亮光遮  住,让她呆在黑咕隆咚的地方。象牙红有些委屈,抱怨说:\'张伯伯太偏心!不让我进冷库睡  觉不算,还不让我照到日光。瞧人家唐菖蒲!您不光给她太阳光,晚上还特地用电灯光来照  她呢!\'
    张伯伯笑呵呵地说:\'傻丫头,你的情况跟她们不一样,怎么好跟她们比呢?唐菖蒲是长 日照植物,需要光照的时间长;而你是短日照植物,多照光线就没法提前开花啦!\'
    象牙红听了张伯伯的话,果然不到冬天,就提前开了花。
    张伯伯对桃花、紫荆、海棠、丁香、郁李等却又采用了另一种办法。他先是不给她们水  喝。她们就\'渴!渴!\'\'地喊着,慢慢地昏睡过去。张伯伯又把她们的叶片摘除掉,过些日子再给她们喷水、施肥,她们也就苏醒过来。到了秋天,也同样开出了花儿。
    张伯伯也没有忘记紫蔽和月季。他不断地给她们修剪枝条,不让她们在夏天开花,并让 她们吃饱喝足,使她们长出又粗又壮的新枝条来。过些时候,在她们的枝头上绽出了肥壮的  花芽儿。不久,花芽儿就长成了鲜艳的花儿。
    国庆节到了,公园里一派节日的气氛,真热闹!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欢欢乐乐地相聚在一起。花儿们也都穿上美丽的新衣,瞧!她们千娇百态,万紫千红,真逗人喜爱!她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姐姐妹妹们欢聚在一起。她们唱起了从人们那儿学来的一支歌儿:
    当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当我们在一起,
    快乐无比,快乐无比!
五、综合性学习
1、学习目标
⑴了解更多的名著,拓展知识面。
⑵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⑶推动学习名著的热潮。
⑷培养组织、推介能力。
2、参考建议
    会议前,可以先调查调查,看看同学们喜欢阅读哪一类作品或哪一位作家的作品。根据同学们的意见,确定推介会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推介,也可以是专题推介。即使是专题推介,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巴尔扎克作品专题推介、科幻作品专题推介等,也可以只推荐一部作品,如《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等。
    会议前还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不妨找几个同学商量商量。要不要具体分工,看由谁介绍哪一部作品;或分头查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身世、作品创作的背景、名家的评论与争鸣等;还要考虑如何布置会场才能渲染气氛,感染同学们。
推介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除了介绍名著的内容梗概及其在中外文学史上的影响、贡献外,还可以讲述名著故事,朗诵名著的重要章节,表演其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展示名著中的插图或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戏剧的剧照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请父母或老师谈谈他们在青少年时读这些名著的体会和感想,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获得启发。如能将多种不同的评价介绍给同学们,引起思考和争辩就更好了。
会后可以评选一下,看看谁的推荐内容和推荐形式最受欢迎。
3、成果展示
                         《昆虫记》推介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    子\'写出10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巨著,更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由此获得\'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
    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迎来生态学时代的关头,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单元自主检测题
第一部分:
  1.下面各项中词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蠕(rú  )动    贪婪(lán  )    雏(chú )形    训诫(jiè  )
    B.宣(xuān  )闹    庸( yōng   )倦    纠葛( gě )    皎(jiǎo )洁
    C.蹿(cuān )滕    怠( dài )慢    苦涩(shè  )    共亨(xiǎng    )
    D.迂(yū  )回    篷( péng   )乱    磕(kē  )睡    瘦骨嶙峋( lín xún  )
  2.下面加点字或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剔透:明澈      畸变:不正常的    弥散:扩散
    B.向午:临近    啜泣:抽噎    纳罕:惊奇
    C.归省:回家探望父母    不惮:怕    撺掇:怂恿
    D.漂渺:高远隐约的样子    瞩望:嘱咐    具体而微:轻微
3.根据课文填空。
    (1)告诉我们的孩子/         /       ,       /会流泪却永远不会衰老。
    (2)鸟是幸福的/     。
4.在括号内写出各句的修辞手法。
    A、嗤的一声,从地面上飞起一串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    (      )
    B.有那么一片温柔如绒的草地在绿绿地等待我们,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
    C.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
    D.此时,一粒红色浆果/从湿淋淋的灌木丛/望着世界微笑。(       )  
5、下面这段话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①即又上前出了桥。②在桥石上一个磕,③我们已经点开船,④于是架起两支橹,⑤退后几尺,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击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6.下列各项中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滋味》中等待放焰火的情节表现了我急切盼望的心理,放焰火的情节则表现了我的快乐。
    B.《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是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尝试的道理。
    C、《社戏》中的六-公公是一位聪明能干、热情好客的人。
    D.李瑛的《幸福》启示人们幸福不是占有,而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第二部分:
     (一)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的意思。
 
8.试分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好在哪里?
 
9.课文中还有\'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表现了这群少年怎样的性格?
 
10.你最喜欢本文段中的谁?谈谈理由?
  
11.文中这群少年的行为算不算是\'偷\',为什么?


     (二)
     妈妈的背
一个人就是这样,当一件事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里的时候,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不管时光如何飘忽飞逝。
那是我12岁的时候,家里很贫穷,常见父母亲忙忙碌碌地维持家计。由于这种缘故,·我就过早地懂得了帮妈妈做些事,诸如打猪草,掐棉花枝头、红薯秧子等等。
这年是我小学升初中的暑假,我除复习功课外,每天和妈妈一起下地干活。一天,我像往常一样,下地打猪草。夏天的天气热,加上田地湿会沤坏鞋子,我常赤着脚在田里。地里草很多,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大堆,心里正想着受妈妈表扬的滋味,突然,我觉得左脚面一凉,随即一颤,撇开割掉的草,才发现锋利的镰刀刃深深地剌进了左脚上方的血管里,取掉镰刀,血一下子涌了出来,吓得我大哭起来,挎着筐子,跳着去找妈妈。妈妈看见我整个被鲜血染红的脚面,满眼泪水夺眶而出,迅即从衣兜里摸出一片草纸,捂在我的伤口上,“唰”地把我扛在背上,飞快地向卫生所跑去,老医生一边包扎一边对妈妈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孩子,起码要呆上两个月,伤口才能长住呢!”几天后,我正在养伤,乡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我家里,妈妈高兴得脸上溢满了笑容。
一个星期后,学校开学了,可我只能坐在院子里望着老槐树发呆;这时,见妈妈从屋里走出来,穿了一身只有出门才穿的洗得发白的衣服,她走到我跟前,扯过书包,在我跟前蹲下来。
“雨心,走,娘背你上学去!”
就这样,每天往返6公里,我在妈妈的背上度过了两个月。妈妈每天干活已很辛苦,每次背我到学校,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我不知道该对妈妈说什么好!我只知道,妈妈的背好温暖、好宽阔、好有力。感受着妈妈的体温,我不只一次地遐想,妈妈的背,真像一只小船,将我载向了知识的岸边,成了连结我与知识之间的纽带。
妈妈的背,孕育了我纯洁的灵魂,滋生了我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日增,我渐渐明白,天下何止一个妈妈,又何止一个妈妈的背!我们芸芸儿女,不都是从妈妈的背上走下来的吗?
12.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件事”是专指      ,这件事又是由       这件事引起的。
13.第六段末尾用了比喻:“妈妈的背,真像一只小船……”请你另外仿写一个比喻句,仍用“妈妈的背”做本体。
妈妈的背,真像                               。
14.你对文章结尾“我们芸芸儿女,不都是从妈妈的背上走下来的吗?”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5.本文与《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第三部分:写作
在路边,在公园里,在风景区,不少人喜欢观花,也有不少人不讲道德,随手摘花。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童话或寓言形式,写一篇作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鄂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
鄂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综合复习要点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六单元)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五单元)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四单元)
鄂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复习要点
鄂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复习要点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三单元)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二单元)
2008年鄂教版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第一单元)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指导及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指导及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指导及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复习及测试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2006年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形成性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