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评估检测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9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题
第一部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杆,笔直的枝。
B.让那些看不起民众、溅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C、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D、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尉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格的一项是(  )
A.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
B、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
C、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D、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也开放了。
3.下面一段话是某校长会议上的发言,对这段发言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还有,什么叫美?不留长发就不美吗?如此这般地把道理讲清楚,女学生们还能那么固执?我就不信。可惜这些该讲的话都没有讲,一句“女生一律剪发”了事。
A、主要阐述了“什么叫美”这个问题。  B、主要驳斥了“不留长发就不美”的观点。
C、主要表明他不相信女学生那么固执。  D、主要批评了工作方法的简单化。
4.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字数在40字之内(含标点符号)。(2004年株洲试题)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0300户居民所做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2.7%的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一项,超过5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然而对重金消费中的教育质量是否感觉物有所值呢?在调查中,只有25%的居民给予肯定,另有48.5%给予否定,有26.5%认为无法判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4年株洲试题)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D.昨天,学校发生了一件虽然不大却耐人寻味的小事。
6.阅读下面的名言,说说“火炬”与“蜡烛”的寓意有什么不同。(2004年镇江试题)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产。——萧伯纳


第二部分:
     (一)
    茼蒿(2004年肇庆试题)
①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②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③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④问谁,问上帝吗?
⑤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⑥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甲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⑦他们所有的骄傲都乙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⑧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⑨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⑩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⑾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⑿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⒀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⒁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卜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⒂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⒃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丙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⒄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7.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粗糙(c o)  B.懈怠(xi )
C.依偎(w i)  D.雏菊(z u)
8.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吹拂  潜藏  绽放  B.砍削  潜藏  绽放
C.砍削  埋藏  露出  D.吹拂  埋藏  露出
9.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

10.作者在第⑩段写道:“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蒿菜们”高兴的原因。


11.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茼蒿的复杂感情,其中有   ,也有   。
12.请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
     落叶
        王蒙
⑴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
⑵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
⑶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有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校树干凄凉。
⑷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呵。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
⑸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
⑹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
⑺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而被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扫到大道旁,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心上,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而受到意外的欣赏,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⑻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
⑼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它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愿望。
⑽1988年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
⑾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哟……”
⑿落叶沙沙,撩人愁肠。
13、“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14、(1)作为“大地的新客人”,“落叶”有那些遭遇?根据第7段内容加以概括。
(2)文章是怎样突出这些遭遇的?
(1)
(2)
15、(1)第8段说“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作者最终的抉择是什么?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比作“落叶”,并由此展开叙述、议论,说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文章描写春天、夏天和秋天树叶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由孕育、创作到发表的过程,并由衷地表达了作家对作品的感情。
C、作品创作得太多,会成为作家的负担。因而“我”看自己的旧作时满怀惆怅。
D、文章采用设喻的于法来谋篇布局,构思新巧。但文中某些语句晦涩难懂,稍有缺憾。
E、文章结尾三段既照应开头,又借陆文大的话道出作家对门己作品的共同感受,发人深思。
     (三)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72元,而妻子没有工作。最不知深浅的要算妻子肚子里的宝宝了,他已茁壮地长到了八个月,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他强大的胎音使我们义无反顾地握紧了生活的画笔。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和妻子开了一个小书店。
说我们的书店小,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它只有五平方米,靠墙放了一个书架之后,余下的地方只允许我们再摆放一张小学生用的课桌。
我们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
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我们开书店的时候,阿纯正好放假,她不想回家了,就主动提出来给我们帮忙,并讲好,她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工钱她是不要的。
我和妻子都不答应。但阿纯坚持已见。
最后,妻子和她讲定,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说实话,我和妻子觉得,在这时候,不但我们的小书店真的需要一个人帮忙,似乎连我们的生活也应该出现一个“帮工”了,阿纯的时驻,使我们的小家增添了许多笑声。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总和妻子说悄悄话,有时,她俩一边说,一边有意地提防我。
听妻子说,阿纯和她的悄悄话大多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做连衣裙一定好看。”
妻子看着自己一天大似一天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禁不住阿纯的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她看到了好种百合花布后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立了许久,但她的手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语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了,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82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91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里层。
我们的日子又相对平静。
转眼20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拦住了我,他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的,让我交给我妻子。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用我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我发现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17、“握紧了生活的画笔”的含义是什么?前面的修饰语“义无反顾”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8、“阿纯的进驻,使人们的小家增添了许多笑声”中,“进驻”一词用得是否恰当?请作分析。


19、“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你是怎样理解阿纯信中这句话的?

20、文题“最美是百合”有什么深刻含义?

21、写出你对文中阿纯这一人物的印象。


第三部分:写作
生活中的许多人、事、景、物,都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同学们对这些事物的情感体验也是多种我样的,其中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掬几朵生活的浪花,写一篇文章,倾吐你的心声。600字左右。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题答案
1.C 2.B 3.D 4.教育消费已成为(部分)家庭的重要开支,教育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或不尽如人意等)。 5.B 6.略 7.D 8.B 9.①坚韧顽强;②敦厚坦诚;③默默奉献;④团结互助;⑤执着追求;⑥乐观豁达(或笑对生活的磨难)。(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0.因为①茼蒿从秋的落种到春的开花,经历了寒冬的磨难,②为人类奉献出青春,③最后结出了一朵小小的花蕾,并将绽放出一朵小小的金黄的花,实现它对生命的全部要求。 11.赞美(答“赞颂”或“肯定”也可);悲悯(答“同情”或“怜悯”也可) 12.如:⑴“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句中的“爆满”“流淌”等词形象、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菊花花蕾的繁盛和桂花香味的浓烈。⑵“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丝瓜的枯老相,渲染出菜园里萧条冷清的情状,为下文写苘蒿的出现作了铺垫。⑶“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一句想象奇特丰富,将视觉和听觉联通起来,非常诗化地写出了秋天菜园子里生机渐失、衰残渐显的景象,有力地反衬出茼蒿出现的适时。⑷“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摘剩的茼蒿相依为命坚守家园的境况。⑸“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一句反诘有力,抒发作者对茼蒿深深的同情和为它们抱不平的强烈感情。⑹“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一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⑺“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一句运用短句,简洁利索,写出茼蒿的朴实和顽强。⑻“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一句写风中白发老人的坚忍不屈、饱经沧桑而又豁达顽强,升华苘蒿的象征意义,深化文章主题,耐人寻味。(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且符合要求即可) 13.这些作品是由作家倾尽全力创作出来的,它们当然属于作家。但作品一经发表,便奉献给社会,由读者去阅读、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又不是作家的私有财产了。 14、(1)“落叫”(作品)或遭冷遇,或被欣赏,或成为研究对象。(2)用排比句式突出“落叶”的遭遇。 15、(1)表达了作者对白己作品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反思(困惑)。(2)一如既往地坚持白己的创作之路。 16、CD(C项不存在因果关系,D项评价不客观。) 17.“握紧了生活的画笔”指为了解除经济上的困窘,“我”和妻子千方百计谋求出路。“义无反顾”强调了当时的“我们”直面生活、走出困境的坚定态度,不能去掉。 18、“进驻”多指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文中属大词小用,突出了阿纯的到来对“我们”家不同寻常的意义,用得恰当别致。 19、这是祝愿,也是赞语。祝“我们”走出困境,迎来光明;赞“我”的妻子美丽动人。 20、既指阿纯送给“我们”的百合花布,更象征了阿纯那颗百合花般的美丽心灵。 21、应包含以下三层内容: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爱笑)、心地善良美好。作者着意渲染的是她心地善良这一特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练习
2015年春季级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语文版)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与归纳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与归纳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与归纳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ppt课件
古田县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精练试卷
广海中学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试题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整体说明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六、七单元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目标检测题合集(8份)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创新测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单元目标检测卷(三)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五)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创新测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单元水平测试卷(第三章 双城记)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单元水平测试卷(第二章 绿野仙踪)
古沟初中九年级语文单元考试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基础复习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东园中学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2009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飞龙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九年级语文(上)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