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h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

                          

 

.考经问典(共26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4分)

(péng pài)    (gèn)______古      (bǔ)_____育      阻(ài)_____

    (    )     悔(      )       岖(    )      痛(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3分)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         (    )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祁祷的钟声也响了。     (    )

(3)狐仙姑深夜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

 3.默写并填空。(2分)

    (1)古诗默写。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

    ②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

    ③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黄河颂》是组诗《__________》的第二部,作者__________。

    ②《最后一课》,作者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国籍)作家,本文的体裁是______

    ③《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4.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感受。  (2分) 

    (1)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5.解释下列文言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

    木兰户织:__________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

    赏赐百千:__________    我旧时裳: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巧练过关:

6.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往往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你能写出不少于三个表示“笑”的(不能有笑字出现)词语吗?(2分)

7.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如果你是欢送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杨利伟凯旋,如果你是迎接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2分)

8.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大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  感悟(共7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0.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韩麦尔先生生“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一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

  11.“法兰西万岁”这个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2分)

答:

  1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2分)

    答:

.拓展与创新

                                  (一)(共7分)

    藩(陈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日:“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3.解释加点字词。(3分)

    闲处一室:__________    而庭宇:__________

    何不洒扫待宾客: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2)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5.你同意陈藩所说的吗?说说理由。(2分)

                              (二)泰山印象(共10分)

                                  

    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到了!南天门!”

    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我感到十分可怕,自己从2000米以下的山底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想感受一下贴近天空的神圣,体味一下俯看众山小的气势。却发现,在这里,在天地之势的威压下,我在急剧地缩小下去,轻得连脚下的这方土地都不能踏实地把握。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轻而易举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

    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

    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惟有一篇,像是一份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傲然踞于古老的山石上。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的力量可以挑起天地,震撼乾坤!这使我非常感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几百年前就有了文艺复兴,把人凌驾于神之上并将其作为天地真正的主宰而赞美!而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的民族,是否也早已悟出这份道理?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站在这里,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就已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直至现在,漫山的香火依然旺盛,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将希望寄托于缥缈的天国。难道脚下的青山台阶不能给他们坚实的感觉?难道一身热汗的挑山工不比庙中的冷面菩萨更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吗?

    坐在回旅馆的车上,望着泰山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小。冥冥中,一个大大的“人”字顶天立地!

    16.第二段中写“我”夜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有哪些感受?(3分)

    17.你认为作者为什么称赞挑山工“挑起人类的尊严”?(3分)

    18.“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指的是什么?(2分)

    19.“我”登泰山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三)(共8分)

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你看,有那么些人,带着全副装备,历尽千难万险,爬到干年积雪的顶峰,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高山有情,面对这些“征服者”,也会笑得前仰后合。一只蚂蚁,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象的背,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她要挑战自然,徒步穿越大沙漠,创造奇迹。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却跪倒在沙漠边上。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而是感谢沙漠能让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们绝迹。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灾频发,生灵涂炭;沙尘暴肆虐,大气污染,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这到底是谁征服谁?

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20.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2分)

答:

21.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22.文中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3.根据文意,概括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2分)

益智乐园:

一位缺衣少食、无依无靠的贫苦妇女,无意中救了一个妖怪。

    妖怪为了报答她,提出可以满足她的三个心愿。但有一个条件: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她的仇人都将得到她所得到东西的一倍。

    于是,妇人首先向妖怪提出了两个心愿:

    第一是要一笔钱,

    第二是要一栋房子。

    这样,她的仇人便得到了两倍于她的财产。

在得到了维持生计的东西后,妇人又提出了第三个心愿:

你想想,她会提出一个什么要求,能让她的仇人受到惩罚,而确保自己能好好生活下去呢?(2分)

.作文: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_____之中”为题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文体不限,500字左右。

2.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别气馁,要坚信“我能行”;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请别沮丧,要坚信“我能行”;

“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都会迎刃而解。

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考经问典1.略2.(1)“嶂”改成“障”  (2)“祁”改成“祈”  (3)“澜”改成“谰”3.略4.(1)在困境中,要以顽强的民族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这种奋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2)为了收复故土,作者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5.(1)对着。  战争。  有余。  穿。  (2)①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出征。  ②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巧练过关:6、略  7、略   8、略   9、略

理解  感悟10、崇敬     11、对祖国的热爱和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心    12、语言、行动

拓展与创新13、曾经。  乱草丛生。  用来。 14、(1)大丈夫对待世事,应该使天下澄清,怎么服侍一间房子呢?  (2)薛勤知道他有使社会澄清的志向,认为他非常奇特15、同意,可以从人应该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来谈;不同意的,可以从要做大事,先要学会做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谈。16、我感到十分可怕,在自然面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17、因为他们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他们在险峻的自然面前写下了人类的自信。18、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讴歌。20、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  21、B  22、对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表示强烈的愤怒,时间的比照突出了自然破环速度之快。 23、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存。

益智乐园:把我吓个半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周周清试卷(第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8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2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周周清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9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ppt课件
部编新版人教版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x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一单元生字词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