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悼念玛丽·居里》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5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悼念()()崇高()

  真挚()友谊()

  公正不阿()公仆()

  单纯()热忱()罕见()

  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极端的谦虑,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B.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仰郁的。

  C.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D.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胁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

  3. 下面一段话,不符合说理顺序,请加以调整。

  (1)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2)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3)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4)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5)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4. 下面各句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 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B. 据美国国防部专家透露,美国将在五年内用纳米技术建造一支别具匠心的“微型军队”。

  C.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掠夺。

  D. 五洲大酒店由两幢建筑组成……新闻中心设计为曲形,康乐宫则是一个棱锥体。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从外观上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5. 将(1)(2)(3)句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空缺处,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作为教师,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作独立思考(2)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3)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

  6.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B. 张欣生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生病了。

  C. 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有意义的三年。

  D.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7. 用“||”划分句子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B.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C.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D.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二.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14年)。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B.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C.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两种可能或许都存在。

  D. 目的是让读者作出判断。

  3.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

  B.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才能。

  C. 说明居里夫人的人品与才智的关系。

  D. 阐明人品与才智的关系,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出色。

  4.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A. 只要虽然但是B. 所以不仅而且

  C. 即使一边一边D. 既然或者或者

  5. 下面四种说法,与最后一段的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A. 高度评价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

  B. 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

  C. 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D. 抨击当时欧洲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三. 课外阅读:

  语文诗话

  1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2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3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5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6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8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9“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1. 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5段是个过渡段。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第4、6、8段中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dào  niàn    chóng    zhì  yì    

  ē    pú    chún    chén    hǎn

  2

  3

  4

  5

  6

  7

  C

  21435

  B

  312

  D

  A

  二.  (一)1. 顺叙2. (D)

  (二)

  1

  2

  3

  4

  5

  A

  B

  D

  B

  D

  . 语文的高层次表达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情感性和理性。)

  2. (1)论证“语文应该是热爱”。(或:论证“语文是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

  (2)论证语文“也不乏冷静理性”。

  3. 234    6

  4. 略。(从排比句的使用和引用诗文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加以分析,语句通顺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12页)
《悼念玛丽·居里》学案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7
《悼念玛丽·居里》表格式教案8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原文阅读
《悼念玛丽·居里》导学案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6
《悼念玛丽·居里》有效表格式教案(内含练习)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6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
《悼念玛丽·居里》课堂实录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5
《悼念玛丽·居里》ppt说课课件5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及反思
《悼念玛丽·居里》rm视频朗读素材
《悼念玛丽·居里》课后练习
《悼念玛丽·居里》同步训练
《悼念玛丽·居里》知识点及重点分析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4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3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2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1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3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2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