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2 |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使学生初步理解其中的道理。
练习朗读课文,学习通过提示语感知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通过口语句式练习,体会目的与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使学生初步理解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认准方向,有错要及时改正。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使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利于了解其中的道理。
老师讲述背景故事,引出课题。
……季梁想了一路,见到魏王后就讲了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释题:
学生看偏旁猜字,复习“辕”、“辙”。
看图理解什么是辕,什么是辙。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故事,走近故事中的人物。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选择一个最想表现的角色去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2、三人一小组,分朗读角色。
3、重点指导“季梁不解地问:……”
“季梁再次诚恳地说:……”
理解:“不解”“诚恳”
4、指导:“朋友却固执己见……”
5、出示其他几句对话,鼓励学生填写不同的表示说话语气的词语。
朋友( 自信 得意 )地说:……
季梁(诚恳 耐心 )地告诉他:……
朋友(得意洋洋 不屑一顾 )地回答:……
6、想像着人物的样子,可以加上动作,再分角色朗读。
小组汇报
提示:听一听读旁白的同学加上了什么词,其他两位同学要读出他所提示的语气。
7、配音配画朗读全文。
感悟升华:
1.引导学生理解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2.口语练习:让我们帮助季梁劝劝他的朋友,告诉他,凭着他说的这几个条件,是到不了楚国的,跟他把道理讲清楚。
3.句式练习: 因为方向错了,所以 。如果方向对了, 。
小结:应该向南走,却往北行,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行动与目标相反,这就叫南辕北辙。
整体回顾,照应开头。
现在你明白季梁为什么要给魏王讲这个故事了吗?老师接着讲故事。
积累成语
板书:
课后反思:
通过《南辕北辙》的教学,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的孩子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知识面广,知识量大。因此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完全按既定的教案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优点:
1、 尊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以课文为基础,拓展学生思维,听说读写贯穿课堂始终。
3、 注重积累,把语文延伸到课外。
本节课,虽然我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例如课件的使用:由于课件是实现设计好的,所以在课堂上也限制了老师的发挥。学生临时冒出的火花,不能及时体现在课件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