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04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
   姓名 学号 班级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 德馨 派遣 佝偻承蜩
   B、狭隘 案牍 鄙薄 豁达大度
   C、热忱 佩服 鸿儒 心无旁骛
   D、揣摩 诱惑 芦苇 派遣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B、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
   C、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D、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列车上的少女,揣摩她现在不知怎样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该像歌德所_________的那样,\“要跳出我们周围的环境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陷入夜郎自大\“。
   A.不止 正确 警告 B.不只 正确 警告
   C.不只 准确 告诫 D.不止 准确 告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提倡发扬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出现。
   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鲁迅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管锥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感冒清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等配制成的。
   B.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怎样保证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问题,值得重视。
   C.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很早就和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作品,被当作珍贵的艺术品为人们所收藏。
   D.王明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呼吁各地政府和社会重视这件事,停止至今还在一些地区泛滥的乱占耕地的风气。
   6.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课室丢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张楞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三的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地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7、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出名 无案牍之老形(劳累) 断肠人在天涯(形容悲痛到极点)燕然未勒(刻石记功)
   B、揽明月(摘取) 弄扁舟(小船)酣高楼(尽兴地喝酒) 斯是陋室(这)
   C、鸿儒(大)调素琴(弹)阅金经(佛经)孔子云(说)
   D、山不在高(在于)有龙则灵(就)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丝竹之乱耳(的)
   8、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2)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3)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4)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前年的古松。
   A、(2)(1)(3)(4)B、 (4)(2)(1)(3)
   C、(4)(2)(3)(1)D、(2)(4)(1)(3)
   9、对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写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B、李白长期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他 寻求的超脱途径就是归隐江湖,逃避现实。
   C、“ 俱怀逸兴状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双方举杯畅饮后谈古论今的兴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只有在酒的世界里才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D、这首诗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 情感变化相一致。语言自然豪放,与诗人坦率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10.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 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默写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 , , , 。
   (2)、孔子说:“ ,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3)、弹笑有 , 。 , 。
   (4)、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5)、 。人不寐, !
   三、订正错别字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断章取义 好高务远 宰相胸襟 矛盾芥蒂 锤炼
   酣嗜 亵渎 强聒不舍 和平共处 显赫 缅怀 篷莱 
   从横决荡 仙路琼浆 伶仃 麻木不仁 注脚 案牍 隔膜
   
   
   
   四、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希望是 。 希望是 。 
   五、阅读理解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遨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h6鸟翅)云间了。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演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幅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1、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无翼鸟早先也曾有翼。 B.无翼鸟无翼既是喜也是忧。
      C.无翼鸟不能振翮云间是它的不幸。 D.山鹰训练雏鹰的做法是出于爱心。
      2、划横线句子中的“畸形”是指无翼鸟______(不超过5个字),“美”是指无翼鸟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2分)
      3、无翼鸟不能振翮云间的根本原因是(2分)
      A.无翼鸟消失了双翼。 B.无翼鸟无忧无虑地生活,不再去觅食。
      C无翼鸟被人类饲养,受到宠爱。 D.无翼鸟为了讨人欢心,不愿再远走高飞。
      4、本文以鸟喻人,作者的观点蕴含其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论点。(3分)
       答: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5、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标题。(不限课文)(2分)③④题为附加题,写对一题加1分,共加2分。)
      例句:月出惊山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出处:王维《鸟鸣洞》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对孩子的关怀照顾无微不至,读了本文以后,你准备对这样的家长说些什么呢?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鲁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l.填空。
   (l)《陋室铭》的作者 ,是 朝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其文体是 。 
   (2)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 的人。全文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2.解释下列字词。
   (1)德馨: (2)鸿儒: (3)案牍: (4)何陋之有: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怀文中学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过关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学常识填空
春季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阜宁明达初中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
卢集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0年扬州地区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检测试题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一单元测试试卷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周周清训练题
2008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2009年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200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年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年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周清试题(二)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练习(AB卷)
2005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水平测试卷(薛家中学)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检测题
2004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所有课文练习及(1-7)单元测试卷(推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